灶房的烟囱里飘出最后一缕炊烟时,阿奶将炖烂的野兔肉盛进粗瓷碗,油花在碗沿晃了晃,香气裹着柴火气,顺着敞开的窗缝飘满了整个院子。
永祥早就搬着小板凳坐在桌边,手里拿着筷子,脚尖还在地上轻轻踮着,眼睛直勾勾盯着灶房的方向,惹得阿爷在一旁笑骂:“急什么?等你爹和大伯把东西归置好,一家人齐了才吃饭。你这馋样,跟你爹小时候抢窝头一样!”
等一家人都围坐在桌边,阿奶先给阿爷碗里夹了块最大块的肉,又给月妍舀了勺蘑菇汤,还特意撇去了浮油:“妍丫头快吃,奶炖了一下午。”
永祥迫不及待地夹了块肉塞进嘴里,烫得直吸气,舌头在嘴里转了两圈,却还含糊不清地喊:“好吃!比上次的山鸡肉还香!阿奶,下次炖肉能不能多放两颗蘑菇!”
阿奶嗔了他一眼:“就你贪吃。”
阿爹放下筷子把一包银子放在桌子上“今天去镇上卖药材,药铺的先生说,咱们前天在青龙山挖的‘黑疙瘩’,叫何首乌。”他把银子往桌子中间推了推,声音里带着点兴奋,“掌柜的看这几块个头大、又有些年份,给了足足四十五两银子!”
“四十五两?!”永祥手里的筷子“当啷”一声掉在桌上,眼睛瞪得溜圆,连忙弯腰去捡,还不忘追问:“爹!四十五两能买多少糖人啊?上次那个兔子糖人两文钱,是不是能买好多好多?”
阿奶手里的汤勺也顿了顿,又抬头看向阿爷:“就是前天在青龙山挖那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值四十五两?老婆子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阿爷也放下碗,语气里满是意外:“没想到这不起眼的玩意儿这么值钱,下次去山里大家眼睛都睁大点,看下还有没。”
月妍也凑过去看,想起今天卖的猴头菇,连忙说:“阿爷,这次咱卖的猴头菇,酒楼掌柜也给了1两银子呢,掌柜的还说县城的贵人都抢着要。今天在见小姑那,小姑也说,冬天的干香菇、干竹笋也值钱,能卖到城里去。小姑叫我们多挖点冬天也给家里添个进项!”
阿爹点点头,端起酒碗喝了口酒,酒液顺着嘴角流了点在下巴上,他用袖子擦了擦,语气沉了些:“药铺的先生还说,好的何首乌得长在大山深处的石缝里,那些地方潮气足,方便何首乌生长;猴头菇也得找百年老松树林,一般的矮松树根本长不出来。只是……”
他顿了顿,看向阿爷,“青龙山深处林子密,还有熊瞎子和大虫。”
“富贵险中求!”阿爷突然拍了下桌子,碗里的汤溅了两滴在桌布上,他眼神亮得很,“咱们山里人靠山吃山,多带些家伙什,把家里的柴刀砍刀都带上,老大你再扛着弓箭,早去早回,仔细点些。”
他看向家里的半大男孩子们,“过两天我带着你们,再叫上你大伯和你爹,多备些玉米饼子当干粮,往青龙山深处走一趟,争取在找些何首乌和猴头菇换银钱。”
永安和永祥立马直起身子,永祥更是拍着胸脯喊:“阿爷放心!我力气大,能背最大的竹筐,还能帮着看陷阱!上次我还帮爹把陷住的野兔拽出来呢!”
月妍也小声说:“阿爷,我也能去!我眼神好,能找蘑菇,还能帮着捡干柴。上次我在浅坡,还发现了一株没见过的草,说不定也是值钱的药材呢!”
阿奶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夹了块肉到她碗里:“你个女娃子家,在家帮我缝棉袄就好,山里深处有荆棘,容易刮破衣服。等开春了,再带你去西坡挖野菜,顺便挖点小根蒜,给你腌咸菜吃。”
说到棉袄,阿奶放下碗,看向几个儿媳妇:“明天起,你们就动手缝棉袄。家里人每人一件,再多加一床棉被——去年那床棉被太薄了,老头子年纪大了,晚上盖着总说冷,半夜还得起来添柴火。”
娘连忙应声:“娘,我这就去把今天买的棉花理出来,先给孩子们做,小孩子皮薄,最容易冻着。月妍和杏丫还有桃丫的棉袄,我给她们留着那碎花布,她们肯定喜欢。”大伯娘也带着点头,手里还拿着根缝衣针在头发上蹭了蹭:“我针线快,负责缝里子,咱们分工干,赶在第一场雪前肯定能做完。对了娘,缝棉袄的线,家里只剩青线和白线了,要不要让二哥下次去镇上时,顺便买两轴红线?给孩子们的棉袄缝个边,好看。”
阿爹想了想,补充道:“这次买的三十斤棉花,做棉袄和一床棉被怕是不够,孩子们正是长个子的时候,棉袄得做宽些,明年还能穿。等下次去镇上,我再多买几十斤回来,顺便问问药铺掌柜,还有哪些山里的药材值钱,咱们也好有个目标。”
阿奶又叮嘱:“买棉花时记得挑弹得蓬松的,别买掺了旧棉絮的,上次你三叔婆买的棉花,塞在棉袄里没几天就结块了,穿着跟铁板似的。还有,买棉花时多捏两把,看看有没有硬疙瘩,有硬疙瘩的就是不好的。”
永祥这时已经吃完了碗里的饭,又拿起勺子盛了一碗,边吃边说:“阿爹,下次进山我多带个竹筐,专门装何首乌!要是遇到野猪,我就帮着阿爷搭弓箭!我还能帮着捡干柴,晚上咱们还能在山里烤红薯吃!”
大伯也说:“我记得青龙山深处有片老松树林,之前我跟爹去砍柴时见过,那松树的树干比我的腰还粗,说不定那里有蘑菇。”
阿奶看着热闹的一家人,脸上笑出了皱纹,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却一点也不显得冷清。
阿爹喝着酒,哼起了村里的老调子,调子跑了点,惹得永祥跟着瞎哼;阿爷跟他聊着加固陷阱的事,说要在陷阱边多插几根树枝,免得自己人不小心踩进去;永安和永祥在一旁比划着逮野兔的情形,永祥还学着野兔“吱吱”叫,逗得月妍直笑;两个儿媳妇则小声商量着缝棉袄的花色,娘说要给杏丫的棉袄缝朵杏花,给月妍的缝只兔子,大伯娘说要给桃丫的棉袄缝朵小桃花。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