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收购理顺以后,黑娃和章茂才凑一块儿琢磨着,咋把护镖和药材的生意再做大点儿。
黑娃提出:在同洲府、渭南县、西安府开客栈或车马店,慢慢再把摊子铺到延安府和榆林府去!
这些客栈,既是自家镖队和商队歇脚的大本营,也给咱护着的商队和东家行方便——管吃管住还保平安,价钱嘛,自然定的比外头客栈实惠点。
另外自己护镖的商队,多多少少有一些违禁暴利商品,在自己的客栈更能避免一点麻烦。
黑娃眼珠一转,乐呵呵地补了句:
“每个店再安排几个机灵伙计,既能把药材仓库照看得妥妥帖帖,还能顺带摸点行情小道消息,把商路越拓越宽!人员就在行动中表现良好的弟子中挑选。”
他得意地一拍桌子:“嘿!这叫一石二鸟!护镖和药材的生意都稳了,每个地方还都有了我们的根!”
章茂才一听,把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妙!实在是妙!我看能行。”
黑娃接着说:“这客栈还得统一的名号,叫‘仁义客栈’,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仁义药行的根脚,咱们的商队走到哪儿,仁义的名号就传到哪儿!”
章茂才抚掌大笑:“好!就这么办!将来咱的商路,要走到西安府,还要一路畅通无阻地走到榆林府,走到草原上!”
两人越说越兴奋,仿佛那一条条商路就在眼前铺展开来,像一条金光大道,直通未来的好光景。
说干就干,黑娃立马挑选了几个得力的兄弟,准备近日动身前往同洲府选址筹建第一家“仁义客栈”。
黑娃还没动身呢,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倒先上门了!
这天晌午,黑娃正在小东院练箭,练得正起劲儿,忽见一个队员风风火火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黑娃哥!快!快!里正和县衙的老爷们到门口了!”
黑娃一听,赶紧撂下弓箭,抹了把汗,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门口。
嚯!门口围了一堆人,只见章茂才正给一位中年男子介绍着什么,里正在一旁陪着笑脸。
那男子头戴一顶乌黑的瓜皮小帽,身穿深色长袍,外罩一件青缎马褂,听着章茂才的话,频频点头。
瞧见黑娃过来,里正赶紧上前引荐:“知县大人,这位年轻后生就是章宗义。”
又冲黑娃招手:“快!快来拜见蒙知县大人!”
这个知县在任上倒是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中规中矩的。
黑娃不反感他,所以连忙上前,规规矩矩地拱手作揖。
蒙知县笑眯眯地摆了摆手:“免礼免礼!我今日来呀,是听说‘仁义药行’联合各村药商,约定收购,带动了地方经营,特意来瞧瞧。”
章茂才又领着蒙知县参观了轧花机和棉籽榨油作坊。
蒙知县边走边细细打量这些大家伙,嘴里不住地啧啧赞叹:
“好啊,好啊!这么一来,收购、加工一条龙,你们这法子,真是造福乡民!”
走到药材仓库前,他又感慨道:“药材储藏有讲究,运输有保障,难怪‘仁义药行’的名头越来越响!”
黑娃谦逊地笑了笑,没多言语,心里却嘀咕开了:这位县太爷今天来,恐怕不单单是“瞧瞧”那么简单吧?
大致转了一圈,章茂才便请蒙知县和师爷、随从进屋喝茶。
蒙知县品着茶,问起章茂才在章行志总兵大人麾下的往事。
章茂才神色一肃,拱手答道:“回大人话,卑职当年在章总兵帐下当过队长,巡防、剿匪都参与过。后来老母年事已高,就向章总兵请辞回乡了。”
蒙知县点点头,又道:“听说章总兵编练的新军,也是虎狼之师啊。”
章茂才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章总兵护驾有功,深得朝廷信任,配备的火器装备都是顶顶精良的,新军训练更是刻苦,战力非常强!”
蒙知县看着章茂才和黑娃,意味深长地说:
“你们这经商的路子,既利于乡民,又功在朝廷,本县自然要大力支持,给你们开方便之门。有机会见到章总兵,也替本县问声好。”
听他这么一说,黑娃心里咯噔一下:县太爷这趟来,明面上是看“仁义药行”,暗地里怕是已经把上次关卡袭击的事儿,跟章行志联系上了!
以为“仁义”系列产业有章行志罩着,这才不得不来示好,求个相安无事。
说完,蒙知县起身告辞。
章茂才和黑娃赶紧起身相送。刚走到门口,只见门外乌泱泱站了一群村民。
一见知县出来,大家伙儿“呼啦”一下跪倒一片,行起了大礼,齐声高呼:“给知县老爷请安!”——这骨子里的习惯和对权力的敬畏,根深蒂固。
蒙知县赶忙上前一步,双手扶起一位年长的老者,笑容可掬地说:“老丈快快请起。”
等乡亲们都站起身,蒙知县环视众人,朗声道:
“尔等皆是良善之民!本县今日巡查至此,见田间阡陌井然,农事繁忙,心中甚慰!你们开辟药园、采撷药材,经商贩卖,本县一概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回渭北做刀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回渭北做刀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