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还特意叮嘱黑娃:“真想长期合作,就得一丝不苟按藻露堂的要求来,放心,藻露堂也会派技术师傅上门给你指点!”
“至于收购价嘛,按市场价走,保准儿还能稍微高那么一点点!”
黑娃听得可认真啦,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嘿!这不就是类似后世的“大客商+药户的合作社”那套嘛!自己就类似药材产地的牵头人。
古人的脑子,跟咱们今人想一块儿去了!
他暗地里盘算着,做好了既能打通药材的销售渠道,又能带着乡亲们多挣几个铜板儿,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为啥不干?
黑娃恭敬地问:“敢问掌柜的贵姓?”
“免贵姓汪。”
黑娃立马掏出乡兵所的公干文书和铜制印章,亮明了身份。
竹筒倒豆子似的讲开了:自己的棉花产业、章姓几家每年药材的成交量、护镖营生保送货平安、村子周边有大把坡地能人工种药材……
末了还拍胸脯:“眼下我正琢磨着扩大药材生意呢!要是咱们合作成了,藻露堂能拿到稳定又上乘的货,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汪掌柜听罢,眼睛一亮,显然对黑娃的胆识、胸怀和谋略刮目相看。
他笑眯眯地赞道:“小兄弟,有胆有识,心里还装着家乡父老,难得!咱们藻露堂最看重信誉和长远交情,这事儿啊能搞。”
说完,他让黑娃稍坐,自己转身进了后堂深处。
没一会儿就出来招呼黑娃进去细谈。黑娃心头一喜,整了整衣襟,带着刘小丫大步流星跟了进去。
后堂布置得简洁雅致,一方八仙桌配几张黄花梨木椅,围出个小客厅的样儿。桌上摆着脉枕、针包、文房四宝,还有几本医书静静躺着。
只见一位约莫五十岁的男子端坐主位,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汪掌柜赶紧介绍:“这位是咱们藻露堂的宋东家。”
黑娃心头一震——当年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劳累头痛,就是这位三服药给治好的!他连忙躬身施礼:“宋东家好!”
宋东家微微一笑,示意黑娃坐下。他目光如电,语气和缓却带着几分探询:“听汪掌柜说,你提了些与众不同的合作点子?”
黑娃心头一紧,随即稳住心神,将自己关于药材种植、加工和长期合作的盘算,一条条、一框框,清清楚楚地道来。
他言辞恳切,条理分明,宋东家听得频频点头。待黑娃说完,宋东家沉吟片刻,缓缓道:
“你这法子听着在理,但药材非同儿戏,品控是命根子,你咋保证乡民不偷工减料?”
黑娃胸有成竹,答得干脆利落:“我只收鲜药,自己组织人手加工,不合格的,一根草也不要!”
“至于地里种的药材,我会派人盯着,够月份才开挖,挖出来立马收走!另外嘛,我也打算置办些坡地,组织人手自己种。”
“所有的加工、分级、储存,都请藻露堂派师傅来指点,师傅的工钱,我包了!”
“药材合格了藻露堂收走,不合格的,我自己兜着!”
宋东家听后,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轻声道:“好!年轻人有谋略,更有担当,藻露堂愿意跟你长期合作!”
“技术师傅的工钱不用你掏,互惠互利的事儿嘛。具体细节你和汪掌柜敲定,签个合约就成。”说完便示意二人自便。
黑娃心中大喜,赶紧起身拱手道谢,刘小丫也乐得眉眼弯弯。
汪掌柜笑着点点头,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领着黑娃回前堂细谈合约。
两人脚步轻快,像踩着云朵似的离开了后堂,显然对合作信心满满。
回到前堂,汪掌柜招呼伙计备好笔墨纸砚,跟黑娃一条条细细商议起来。
黑娃听得认真,不时补充几句,气氛又融洽又麻利。
不到一个时辰,主要条款就敲定了。
汪掌柜提笔签字,盖上藻露堂鲜红的印鉴,然后把合约递给黑娃。
随着黑娃郑重签下“章宗义”的大名,再按上红彤彤的指印,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承诺,就此落定。
黑娃瞧了眼天色,已近晌午,便诚恳邀请:“汪叔,您看这都中午了,能否赏脸,和宋东家一起吃个便饭?”
汪掌柜略一思忖,笑道:“宋东家素来不轻易赴宴,我这儿也实在走不开,不如改日再聚?”
顿了顿又道:“你几时动身回乡?我先派个技术师傅,跟你一块儿回去瞧瞧你那边的情况。”
黑娃心领神会,连声说好,表示启程日子还没定,定了准信儿一定提前告知。
又寒暄几句,黑娃便带着刘小丫告辞了。
迈出藻露堂大门,暖洋洋的阳光洒在脸上,黑娃顿觉心头豁亮,肩上的担子仿佛也稳稳当当了几分。
刘小丫拍着胸脯,小脸儿红扑扑的:“黑娃哥,你真厉害!听得我这里,忽上忽下的!”
黑娃暗笑:隔着厚棉袄,哪看得见忽上忽下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回渭北做刀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回渭北做刀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