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红金交织
北极的寒风如刀割般掠过陆远志的脸颊。运输机在距离第七前哨站七十公里处被迫降落——强烈的电磁干扰使所有电子设备失灵。只有他和林小芳体内的纳米机器人仍在正常运作,金色与血色纹路在极夜中微微发亮。
温度零下六十七度。老赵检查着迅速结冰的装备,没有纳米防护的人撑不过七分钟。
陆远志看向身后七名队员——都是自愿参与这次自杀式任务的精英。他们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决心。这让他想起父亲照片中那些战友,也是这样的眼神。
A组跟我步行前进,B组留守接应。陆远志下令,如果七小时内没有我们的信号,立即撤离。
林小芳正在调试某种手持设备——周教授临行前给的纳米共振器,理论上能增强他们的神经连接范围。她的血色纹路比平时更活跃,在苍白肌肤上如血管般搏动。
干扰太强了。她抬头,异色瞳在极光映照下妖异而美丽,但我能感觉到前哨站的召唤...像心跳...
陆远志的金色纹路突然刺痛。预知画面如潮水涌来——七十七秒后,东南方会有雪地摩托突袭队!
敌袭!东南方!他大喊的同时,第一发子弹已经击碎了他身旁的冰柱。
队员们瞬间散开寻找掩护。七辆雪地摩托从风雪中冲出,骑手全身白色伪装,但陆远志的预知能力已经锁定每个人的位置。他抬手七枪,全部命中非致命部位——肩膀、腿部、武器——让敌人失去战斗力而不取性命。
赵铁山的人!老赵从一名昏迷的袭击者身上搜出证件,第七特种大队...妈的,都是自己人!
陆远志检查弹匣,还剩七发子弹:现在不是了。
林小芳突然抓住他的手臂:远志...我看到了更多...七公里外还有增援...七辆装甲车...她的血色瞳孔扩大,赵铁山亲自带队。
深度融合带来的神经共享正在增强。现在陆远志不仅能预知七十七秒内的未来,还能短暂接入林小芳的广域感知。代价是剧烈的头痛和鼻腔不断渗出的血珠——纳米机器人超负荷运作的副作用。
改变路线。陆远志抹去鼻血,走冰裂缝地带,装甲车无法通过。
小队在冰川裂隙间穿行。极地环境对人类极不友好,却意外地适合纳米机器人活动。陆远志的金色纹路形成一层肉眼难辨的能量膜,隔绝严寒;林小芳则能通过血色纹路感知数公里外的震动。
七小时后,当前哨站的黑色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小队已经损失了三名队员——两个掉入隐藏的冰缝,一个被狙击手击中腿部被迫留下阻击。
热源显示前哨站内有七个人。林小芳闭眼感知,不...不是人...是原型体!
陆远志想起第七区那些培养舱中的失败品。难道已经先一步占领了这里?
前哨站的大门敞开着,像是邀请。陆远志让老赵带队在外围警戒,自己与林小芳谨慎进入。内部的布局熟悉得令人毛骨悚然——与边境7号设施、气象站地下室一模一样,中央是七个培养舱。
但这里的培养舱已经全部打开,里面空无一物。
他们去哪了...林小芳的血色纹路突然剧烈闪烁,地下!前哨站有下层!
墙壁上的隐藏面板感应到她的纳米信号自动滑开,露出向下的螺旋楼梯。楼梯深不见底,只有每隔七米的一盏蓝灯提供微弱照明。
下到第七十七级台阶时,陆远志的预知能力突然失效。不是干扰,更像是进入了某种——这里的时空规则似乎被扭曲了。
量子屏蔽场。林小芳——或者此刻更占据主导的林雪梅人格——解释道,为了保护核心设备不受外界观测影响。
楼梯尽头是一间巨大的球形实验室,中央悬浮着一个由红金两色光线构成的双螺旋结构,缓慢旋转着。那不是什么实体装置,而是纯粹的能量场,美得令人窒息。
终极形态...林小芳敬畏地低语。
能量场下方是控制台,需要双重生物认证。陆远志和林小芳同时将手放在扫描板上。红金光束立刻分成两股,分别注入他们的体内。
剧痛。比以往任何一次连接都强烈的剧痛。陆远志感觉自己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在燃烧,记忆如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童年的每一个片段,父亲的每一次训练,军旅生涯的每一次生死瞬间...所有这些都在被某种力量解析、重组、共享...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林小芳身上。血色纹路如活物般覆盖她全身,林雪梅的记忆与林小芳的经历彻底融合,不再有界限。
当剧痛终于减轻时,陆远志发现自己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仅是眼前的实验室,还有方圆七公里内的每一个生命体,每一处能量波动。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能同时从自己和林小芳的双重视角观察一切。
完全同步...林小芳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不需要开口,「100%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忠魂:扞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铁血忠魂:扞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