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归途与启程
军区总医院的消毒水味总是带着某种刺鼻的苦涩。陆远志坐在病床边的硬木椅子上,后背挺得笔直,仿佛随时准备接受检阅。窗外是北京的盛夏,梧桐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叫,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林小芳苍白的脸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
已经七天了。从西伯利亚回来后,林小芳就一直处于这种半昏迷状态。医生说她的脑电波活动异常活跃,但就是无法完全清醒——像是被困在某个醒不来的梦里。
陆远志轻轻握住林小芳的手。这双手曾经灵活地缝合过他的伤口,调配过救命的药剂,现在却无力地躺在白色床单上,静脉输液管像某种寄生植物般缠绕在手腕处。他小心避开针头,用拇指摩挲着她虎口处的老茧——那是长期使用手术刀留下的痕迹。
床头柜上摆着七个微型注射器,标签上印着记忆备份,7/7。这是从第七实验室带回来的唯一战利品,也是林小芳恢复的希望。但医疗团队警告说,未经测试的记忆移植技术风险极大,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人格损伤。
陆队,该换药了。
护士的声音让陆远志回过神来。他点点头,起身让出位置,目光却始终没离开林小芳的脸。护士熟练地拆开林小芳左耳的绷带,露出那个字形的接口疤痕——纳米机器人残留的物理印记。伤口恢复得很好,几乎看不出曾经有异物植入。
今天上午她的脑电波出现新的波动。护士一边换药一边说,周教授认为这是好转的迹象。
陆远志的喉结动了动:她...说过什么吗?
只是几个模糊的音节。好像是什么的。
北斗。陆远志的思绪回到西伯利亚那个冰封的地下基地,七颗失控的卫星,林月华最后的牺牲...他下意识摸向自己的后颈,那里的接口疤痕已经愈合,但偶尔还会隐隐作痛,尤其是在雷雨天。
护士离开后,病房重归寂静。陆远志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这次行动的书面报告。他翻到最后一页,在部分又补充了几行字:
...确认收割者纳米机器人已被完全清除,七颗卫星中四颗已坠入太平洋,剩余三颗被军方控制。林月华教授的神经模式成功阻断了系统核心,其牺牲精神...
钢笔尖在纸上停顿,留下一团小小的墨渍。牺牲。这个词太轻了,轻到无法承载一个母亲为女儿付出的一切。
陆远志...
微弱的声音让陆远志猛地抬头。林小芳的眼睛睁开了,虽然焦距还不甚清晰,但确确实实是清醒的。他按下紧急呼叫按钮的同时俯身靠近:小芳?你能听见我说话吗?
林小芳的嘴唇干裂,微微颤抖。陆远志用棉签蘸水轻轻润湿她的唇,动作轻柔得不像一个常年握枪的手。
北斗...林小芳的声音像风中蛛丝,控制了吗...
控制了。陆远志紧握她的手,三颗卫星都在我们监控下,不会再构成威胁。
林小芳的眼睛缓慢转动,看向床头柜上的注射器:记忆...备份...
都在这里。但医生说需要等你身体更稳定才能尝试。
医疗团队匆匆赶来,为首的周教授立即开始检查。陆远志被礼貌地请出病房,站在走廊上透过小窗往里看。林小芳的视线穿过医护人员肩膀,与他四目相对。她虚弱地动了动手指,做了个的手势。
七号注射器。陆远志点点头,表示明白。那是最后一份备份,理论上应该包含最近的记忆。
两小时后,周教授才从病房出来,白大褂后背被汗水浸湿一片:生命体征稳定了,但记忆功能受损严重。她记得你,但想不起西伯利亚的任务细节。
能恢复吗?
如果使用记忆备份,理论上可以。周教授推了推眼镜,但风险很大。需要家属签字。
家属。这个词让陆远志胸口发紧。林小芳的父母都已不在,唯一的亲人林月华也...
我来签。他说,声音比自己预想的更加坚定。
签完字已是傍晚。陆远志刚走出医院大楼,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是李剑锋,军情处处长。
远志,一小时后司令部紧急会议。西南边境出事了。
西南。陆远志的思绪立刻切换到战术模式。那是他刚入伍时待过的边境,地形复杂,民族众多,走私和武装渗透一直是个问题。
什么情况?
新型武装组织,自称。李剑锋的声音透着疲惫,三天前袭击了勐拉河上游的边防哨所,用的全是改装过的高科技武器。七名战士牺牲。
七名。这个数字让陆远志眉头一跳。又是七。
我马上到。
挂断电话,陆远志回头望向医院大楼。林小芳所在的病房亮着灯,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他多想留下来陪她度过第一个清醒的夜晚,但军装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当国家需要时,个人情感必须退居二位。
司令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投影屏上显示着勐拉河边境线的卫星地图,七个红点标记出最近遭受袭击的位置。陆远志注意到这些地点连起来,正好是一个指向境内的箭头形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忠魂:扞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铁血忠魂:扞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