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的初冬,北国的寒风已带着凛冽的意味,呼啸着掠过京城纵横交错的胡同与日渐高耸的楼宇。然而,在李家的那座保持着传统格局的四合院里,却仿佛自成一个温暖的小世界,洋溢着驱散严寒的融融暖意和难以抑制的喜悦氛围。
腊月十六,凌晨时分。军区总医院产房外的走廊里,灯光柔和而安静。李为民独自站在那里,身影被拉得修长。他表面上看起来依旧沉稳,但微微抿紧的唇线和偶尔望向产房紧闭大门时那焦灼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那一声清亮、有力的婴儿啼哭声穿透门板,清晰地传入耳中时,他一直紧绷的肩膀骤然松弛,几乎是下意识地向前迈了一步,脸上瞬间绽放出如释重负又难以掩饰的激动笑容。
护士抱着襁褓出来报喜:“李主任,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他快步上前,动作近乎虔诚地、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生命。小家伙脸蛋还红扑扑、带着些许褶皱,闭着眼睛,却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在宣告自己的到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巨大责任感与血脉相连的深刻悸动,如同暖流般涌遍他的全身,让他眼眶微微发热。
他快步走进产房,俯身在额发被汗水濡湿、脸色苍白却带着胜利般微笑的宋雨晴额头上,印下轻轻一吻,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雨晴,辛苦了。”目光交汇,满是无需言说的深情与共渡难关后的默契。
喜讯如同插上了翅膀。李太行老爷子在接到儿子李振邦的电话汇报时,握着听筒,洪亮的笑声几乎要穿透线路,连说了三个掷地有声的“好”字,满是戎马生涯磨砺出的豪迈与隔代亲的慈爱。宋家那边,一向沉稳的宋老更是喜形于色,当即在书房铺开宣纸,挥毫泼墨,写下“芝兰玉树”四个苍劲大字,寓意孙辈才德高尚,如芝兰生于庭阶,即刻便派人送往医院。经两家商议和李为民夫妇的意愿,孩子取名“李继业”,既蕴含着继承家国事业的厚重期许,名字本身又显得朴实而稳重,寄托了长辈们最本真的愿望。
孩子出院回家的这天,小小的四合院仿佛迎来了最盛大的节日。李振邦和周蕙抱着襁褓中的孙子,几乎爱不释手,脸上是多年来少有的、毫不掩饰的灿烂笑意,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宋思远和韩静书也带着大包小包的婴儿用品和精心准备的补品赶来,小小的李继业成了绝对的中心,他每一次无意识的咂嘴、每一次挥舞的小拳头,甚至一个细微的哈欠,都能引来大人们一阵充满爱意的低声讨论和欣喜的目光。
李为民站在稍远处,看着眼前这幕父母岳父母围着孩子、其乐融融的景象,看着靠在床头、虽然难掩疲惫却浑身散发着柔和母性光辉的宋雨晴,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满足感和安定感所充盈。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人生的几大基石似乎都在这一刻被夯得无比坚实、稳妥。这份来自家庭内部的、最质朴的温暖与圆满,为他本就坚定的前行意志,注入了更为深沉而持久的磅礴力量。
就在李家上下沉浸在这份天伦之乐中时,千里之外的汉东省,其政治棋盘上,一步影响深远的重要棋子,正被郑重地提起,准备落下。
省委书记办公室内,光线明亮,气氛严肃。赵立春与省委书记隔着一张宽大的办公桌相对而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烟草气息。
“书记,关于林城市市长接任人选的问题,我经过这段时间的反复斟酌和考察,认为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李为民同志,是目前来看非常合适,甚至可以说是最佳的人选。”赵立春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沉稳,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核心议题。
省委书记微微后靠,手指在扶手上轻轻点着,神色平静无波:“嗯,立春同志,说说你的具体理由。林城是我们省的经济重镇,情况复杂,市长人选至关重要。”
“李为民同志的优势,确实非常明显和突出。”赵立春显然有备而来,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第一,也是我认为最可贵的一点,他拥有极其扎实且完整的基层主政经验,这不是浮在面上的镀金,而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在金山镇,他让一个贫困镇旧貌换新颜;在岩台县,他主导的综合改革试点更是成了全省的标杆。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个细节,”他稍稍加重了语气,“李为民同志,还有现在在岩台干得风生水起的祁同伟同志,他们都是汉东大学顶尖的优秀研究生毕业。要知道,研究生毕业是可以直接享受科级待遇,起点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的。但他们二人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主动放弃了这份唾手可得的待遇和相对轻松的机关岗位,坚持要求从最普通、最基层的科员岗位做起,真正沉到一线去摸爬滚打。这种不图安逸、不慕虚荣、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选择,本身就深刻地说明了他们的格局、定力和对自身能力的强大自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名义,风起汉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名义,风起汉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