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余日的跋涉,车队终于穿越了最后一道荒芜的山隘,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却又被一种更加苍凉雄浑的壮阔所取代。无边无际的灰黄色原野延伸至天际线与铅灰色的低垂云层相接,凛冽的寒风如同无形的巨刃,裹挟着细碎的冰晶和沙砾,永无休止地呼啸而过,抽打在脸上,带来刺骨的寒意。这里的空气干燥而冷冽,吸入口鼻,仿佛连肺腑都要被冻结,与皇城那种湿润温和的春天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世界。
远方,一座巨城的轮廓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它不像皇城那般金碧辉煌、雕梁画栋,而是通体呈现出一种深沉的青灰色,由巨大的条石垒砌而成,城墙高耸陡峭,如同匍匐在荒原上的钢铁巨兽,历经无数风霜雪雨和战火洗礼,墙体上布满了斑驳的痕迹和暗红色的、仿佛无法洗净的血痂。城墙上旌旗招展,但那旗帜在狂风中剧烈翻卷,猎猎作响,旗面上的图案都难以看清,只能感受到一股铁血与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这便是北境的心脏,帝国抵御外辱的雄关——朔风城。
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雄伟与压迫感。城墙高达十丈,厚度惊人,城垛之上,身着厚重玄甲、外罩御寒毛皮的士兵如同雕塑般屹立,尽管寒风如刀,他们却纹丝不动,只有锐利的目光透过护面甲,警惕地扫视着辽阔的荒原。巨大的城门如同巨兽的口吻,此时已然洞开,但门洞内光线幽暗,仿佛通往另一个深邃的世界。城门两侧,两队盔明甲亮、煞气腾腾的精锐骑兵肃立两旁,军容整肃,无声无息,却散发出比寒风更冷的森然气势,这是百战精锐才有的气息。
城门外,早已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人。为首者是一名身着紫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乃是朝廷委派的朔风城太守。他身后是北境道的文官属吏。而另一侧,则是一群身着戎装、披甲挎刀的将领,他们并未跪拜,只是躬身行礼,为首的是一位身材并不算特别高大,却给人一种山岳般沉稳厚重感觉的中年男子。他面容刚毅,线条如同刀劈斧凿,肤色是常年风吹日晒的古铜色,一双虎目开阖之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顾盼之际,自有股杀伐决断的上位者气势。此人,正是威震北疆,让北狄闻风丧胆的镇北王——萧擎天。
太子的仪仗在城门前停下。皇甫宸翻身下马,步履沉稳地走到迎接队伍前方。他并未立刻让众人起身,目光先是扫过以太守为首的文官集团,最后落在了镇北王萧擎天身上,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有无形的火花迸溅。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驾临朔风城!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守带领文官们齐声高呼,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单薄。
而萧擎天只是微微加深了躬身的幅度,声如洪钟,带着北地特有的粗犷:“末将萧擎天,率北疆军同袍,恭迎太子殿下!朔风城苦寒之地,殿下与娘娘一路辛苦!”他的礼数看似周到,但那挺直的脊梁和眼神中毫不掩饰的审视,却清晰地表明了一种态度:在这里,他镇北王,拥有着不逊于太子的权威。
皇甫宸脸上看不出喜怒,抬手虚扶:“诸位大人,将军,请起。北境乃国之藩篱,将士们戍边辛苦,本宫奉父皇之命前来体察,何谈辛苦二字。”他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与这朔风城的凛冽气息隐隐抗衡。
他缓步走到萧擎天面前,语气放缓了些许:“王叔镇守北疆,劳苦功高,多年未见,风采依旧。”这一声“王叔”,点明了萧擎天皇室宗亲的身份(通常为远支),既是拉近关系,也是一种无形的提醒。
萧擎天哈哈一笑,笑声爽朗却难辨真假:“殿下谬赞了。老臣不过是尽忠职守,守着这片苦寒之地,不让北狄蛮子踏进一步罢了。殿下远道而来,才是真的辛苦,快请入城,府中已备下薄宴,为殿下和娘娘接风洗尘。”
简单的寒暄过后,车队缓缓驶入巨大的城门。进入朔风城内,又是另一番景象。街道宽阔,但行人并不多,且大多步履匆匆,面容被风霜刻满痕迹,眼神警惕而坚韧。房屋建筑普遍低矮厚实,多以巨石砌成,窗扉狭小,显然是为了抵御严寒和可能的战事。整个城市都透着一股实用至上的军事重镇气息,与皇城的繁华绮丽形成鲜明对比。
太子行辕设在城中心原太守府邸旁边的一处巨大宅院,这里原本是历代钦差的行馆,如今被精心布置过,虽然谈不上奢华,但胜在宽敞坚固,防卫严密。
安顿下来后,当晚,镇北王在王府设宴,为太子接风。宴会的气氛表面热闹,实则暗流涌动。北疆军方的将领们大多豪爽,饮酒如喝水,言语间对太子的恭敬之下,藏着对中央朝廷政策的不以为然和对镇北王的绝对忠诚。文官集团则显得小心翼翼,周旋于太子和镇北王之间。皇甫宸应对得体,既不失储君威严,又适当展现亲和,对北疆将士的功绩不吝赞扬,对存在的困难也表示会“如实上奏,恳请圣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