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站在爷爷家老屋的谷场上,望着眼前那座斑驳的木制风车,既好奇又兴奋。这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谷铺满了谷场,阳光洒在上面,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空气中弥漫着稻香和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爷爷说,今天要教他如何使用风车扇稻谷,将饱满的谷粒与轻薄的稻壳分离。
爷爷先带小杨走到风车旁,指着风车解释道:“这风车啊,已经用了好几十年了,是我爷爷传下来的。它由风箱、扇叶、谷斗和出风口组成,风吹过扇叶,产生的气流就能把轻的稻壳吹走,重的谷粒就留下来。”小杨听着,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在听一个神奇的传说。
爷爷边说边示范,他双手握住风车一侧的摇柄,用力一转,扇叶便“呼呼”地旋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声响。小杨站在一旁,看着扇叶快速转动,忍不住伸手去摸,却被爷爷轻轻拍开:“小心,别碰到扇叶,会伤到手的。”小杨缩回手,眼睛却紧紧盯着扇叶,仿佛被施了魔法。
轮到小杨了。他站在风车旁,学着爷爷的样子,双手握住谷斗,小心翼翼地摇动。稻谷从谷斗中缓缓流出,像一条金色的溪流,流入了下方的风箱。小杨紧张地看着稻谷,生怕流得太快或太慢。
接着,小杨拉动风箱上的把手,扇叶开始转动。他紧张地看着出风口,期待看到稻壳和谷粒分开的瞬间。然而,事情并不顺利。稻壳没有被完全吹走,有些还混在谷粒里。小杨有些沮丧,爷爷走过来安慰道:“别急,第一次都这样。扇叶的转动速度和出风口的角度要调整好,才能把稻壳吹干净。”
小杨没有放弃,他仔细观察爷爷的操作,发现爷爷在扇叶转动时,会轻轻调整出风口的角度,让风吹得更集中。小杨模仿着爷爷的动作,再次尝试。这次,他放慢了稻谷的流出速度,同时调整了出风口的角度。扇叶转动时,风变得更强劲,稻壳被吹得干干净净,谷粒则稳稳地落在了下方的谷筐里。
小杨兴奋地跳了起来:“爷爷,我成功了!”爷爷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小杨。干农活就是这样,要耐心,要细心,还要不断尝试。”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杨和爷爷一起,一筐又一筐地扇着稻谷。小杨双手紧握谷斗,轻轻摇动,让稻谷均匀地流入风箱。然后,他拉动风箱的把手,扇叶“呼呼”地转动起来,发出“嗡嗡”的声响。稻谷从风箱中流出,经过扇叶的吹拂,轻的稻壳被吹到一边,重的谷粒则落在下方的谷筐里。
虽然太阳很晒,汗水湿透了衣服,但小杨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快乐。他看着谷筐里金黄的谷粒,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希望。爷爷告诉他,这些稻谷晒干后,就可以磨成米,做成香喷喷的米饭。小杨想象着米饭的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明白了,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傍晚时分,稻谷终于收完了。小杨和爷爷坐在谷场边,看着堆成小山的谷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爷爷说:“小杨,你今天干得不错。通过劳动,你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风车,还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小杨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要更加珍惜粮食,也要多帮爷爷奶奶干农活。他知道,这次扇稻谷的经历,将成为他成长中宝贵的记忆。
在风车扇稻谷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更收获了成长的喜悦。他明白了,劳动是生活的底色,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那座斑驳的风车,将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提醒他:无论未来走多远,都要脚踏实地,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收获。
喜欢杨建辉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杨建辉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