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阴古地,临时营寨。
星晷灯结界的微光如同薄纱,勉强抵御着外界愈发浓重的污秽与窥探。
营中气氛凝重,白起体内诡异的变化、西陲营地遭遇灰瞳后的异状、以及那天庭缉杀令如同三座大山,压在每一位知情者心头。
嬴政与李世民对坐于临时军帐中,面前摊开着简陋的地形图,却都有些心绪不宁。
实力恢复、情报搜集、下一步行动……
千头万绪,却似乎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滞着。
“报——!”
帐外传来亲卫急促的声音,打破了帐内的沉寂。
“陛下!营外来了一个老者,自称来自东海稷下学宫,号‘荀况’,请求面见两位陛下!”
荀况?稷下学宫?
帐内众人皆是一怔。
嬴政目光一凝。
荀子?儒家集大成者,却另辟蹊径,主张“性恶论”、“天人相分”的大贤?
他竟然也在此世,而且代表稷下学宫而来?
李世民眼中也闪过惊异之色。
稷下学宫之名,他自然知晓,那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圣地,没想到在这天命神州竟依然存在,而且选择在此刻主动现身?
是敌是友?意欲何为?
“请。”嬴政与李世民几乎同时开口。
无论来意如何,稷下学宫的名头足以让他们慎重对待。
很快,一位身着朴素麻衣、头戴方巾、精神矍铄、眼神温润却透着睿智光芒的老者,缓步走入帐中。
他步履从容,仿佛并非身处险地,而是漫步自家庭院,周身自带一股令人心静的儒雅气度。
他目光扫过帐内众人,在嬴政和李世民身上略微停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随即拱手一礼,声音平和而清晰:“老夫荀况,忝为稷下学宫当代祭酒之一,见过秦皇陛下,唐皇陛下。”
祭酒?竟是学宫领袖人物亲至?
“荀夫子不必多礼。”
李世民虚扶一下,语气客气却带着审视,“学宫超然物外,久闻大名。不知夫子今日莅临我等这兵凶战危之地,有何指教?”
荀况微微一笑,抚须道:
“指教不敢当。学宫虽僻处东海,然亦不敢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初心。如今天降灾厄,灰瞳蔽空,邪祟横行,更有九天之上虎视眈眈。学宫岂能继续闭门清谈?故特遣老夫前来,欲与两位陛下,及天下有志之士,共商应对之策。”
共商应对之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背后之意,耐人寻味。
嬴政声音平淡:“学宫欲如何共商?”
荀况目光扫过帐内略显狼藉的景象,尤其是那盏放在中央、裂纹宛然的星晷灯,缓缓道:
“两位陛下于此地力抗邪秽,甚至惊动了‘巡天御使’,学宫亦有所耳闻。佩服之余,亦感忧心。天庭既已发布缉杀令,两位陛下日后恐将举步维艰。”
他话锋一转:“然,祸福相依。天庭如此急迫,正说明两位陛下所做之事,触及了其要害。其所忌惮者,或许正是破解当前困局之关键。”
他指向星晷灯:“譬如此灯,可是源自监天司?”
嬴政与李世民对视一眼,并未直接回答。
荀况也不在意,继续道:“监天司虽已烟消云散,然其遗留之术,确有针对灰瞳与地秽之效。学宫多年以来,亦收集保存了不少监天司散逸的典籍与残器。或可助两位陛下修复此灯,甚至打造更多类似之物。”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微微变化。
稷下学宫竟然也掌握着监天司的遗产?而且还愿意拿出来共享?
房玄龄忍不住开口:“荀夫子,学宫此举,条件为何?”
他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稷下学宫这等汇聚了天下顶尖智者之地,其行事绝不会无的放矢。
荀况看向房玄龄,目光深邃:“这位想必是字乔宰相。宰相快人快语。学宫确有所求。”
他正视嬴政与李世民,语气变得郑重:
“学宫所求,并非土地权位,金银财帛。只求一事——若两位陛下日后真能寻得彻底遏制甚至消除灰瞳之法,望能予学宫一份‘道统拷贝’,并允学宫于天下各处设‘观测点’,以究天人之变,续文明薪火。”
道统拷贝?观测点?
这个条件,出乎意料的……
不像是条件,反而更像是一种学术请求。
他们不求既得的利益,只求知识和数据的共享,以及传播思想的许可。
这很符合稷下学宫一贯的定位。
但嬴政和李世民何等人物,岂会轻易相信如此“单纯”的目的?
李世民沉吟道:“夫子之请,看似简单,然‘道统拷贝’关乎根本,‘观测点’遍布天下亦非同小可。学宫当真别无他求?”
荀况坦然道:“唐皇陛下明鉴。学宫内百家争鸣,理念各异,有人求经世致用,有人求逍遥物外,有人求格物穷理。然无论何种追求,皆需一个相对稳定、能让人安心治学的环境。如今天地倾覆,灰瞳威胁之下,何来净土?助两位陛下稳定局势,亦是助学宫自身存续。此乃合则两利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九州争天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州争天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