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名负责看守通讯信鸽的士兵连滚爬爬地跑来,脸上带着怪异的表情,手中高举着一根细小的竹管。
“陛…陛下!刚…刚刚收到的飞鸽传书!来自河东唐王李世民!”
李世民?他在这个时候传来消息?
嬴政眉头一拧,接过竹管,取出里面的绢布,展开一看。
只见上面只有一行苍劲有力、却明显带着急促痕迹的字:
“秦帝速览:天降灰瞳,邪祟滋生,非独西陲!中原、江南皆现!疑似与齿轮眼及监天司遗迹有关!世民欲联诸夏,共探汾阴古地,寻应对之法。君意若何?”
嬴政握着绢布,看向怀中重伤的白起,又看向东方,目光深邃无比。
乱世,才刚刚开始。
而合作的契机,却也伴随着这巨大的危机,悄然浮现。
李世民传来的绢布,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嬴政心中激起千层浪。
天瞳之灾,并非西陲独有,而是笼罩了整个天命神州!
其背后,竟可能与那诡异的齿轮眼组织以及更加神秘古老的监天司遗迹有关!
这个消息,瞬间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提升到了关乎所有人生存的高度。
联合?
共探汾阴古地?
嬴政目光锐利如电,飞速权衡着利弊。
利在于:
其一,可共享情报,尽快弄清灰孽与天瞳的根源及应对之法,这是当务之急。
其二,可借此机会近距离观察李世民及其麾下实力,了解这个潜在劲敌的底细。
其三,若合作顺利,或可暂时稳定周边局势,为大秦争取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
弊在于:
其一,与虎谋皮,风险巨大。李世民雄才大略,绝非易与之辈,合作中必藏机锋。
其二,白起重伤,高端战力受损,此时外出,自身安全与营地安危皆存隐患。
其三,探索上古遗迹,吉凶难料,恐有未知凶险。
他的目光扫过怀中气息萎靡、却因吞噬了部分天瞳能量而眼神愈发深邃的白起;
扫过一片狼藉、刚刚经历灾难、急需休整建设的营地;
扫过神色各异的端木赐、谢道韫、王衍等世家代表;
最后落在那块已然开裂、失去光泽的金属碎片上。
机遇与风险并存。
但,他嬴政,何曾惧过风险?
当下局势,闭门造车只能是坐以待毙。
必须主动出击,掌控信息,才能在这场席卷整个神州的巨大危机中抢占先机!
“陛下,”
李斯低声进言,眼神闪烁,
“李世民此议,虽存风险,却不失为一步妙棋。我可借此观唐虚实,探灾厄根源,或能寻得克制灰孽之法。只是,需防其借刀杀人,亦需确保营地无虞。”
端木赐也开口道:“陛下,学宫虽偏居东海,对此等涉及天下苍生之劫亦不会坐视。若陛下有意赴约,学宫或可提供一些古籍线索,并遣人同行相助。”
他的表态,隐约代表了儒家一定程度的态度。
谢道韫轻声道:“汾阴古地,道韫似在家族古籍中见过记载,传言乃上古观测星辰、沟通天地之所在,凶险与机遇并存。谢家愿提供一份残图,或能有所助益。”
她此举,既是示好,也未尝没有借此让家族力量介入之意。
王衍看着众人,眼珠转了转,也连忙道:“我琅琊王氏藏书阁中亦有相关残卷!我立刻修书回家,命人快马送来!”
他生怕被排除在外,错过了这可能是投资真龙的关键一步。
各方态度已然明朗。
合作,是大势所趋。
嬴政心中决断已定。
他缓缓站起身,虽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那股睥睨天下的帝王气度再次回归。
“李斯,取笔墨绢布来。”
“诺!”
很快,笔墨奉上。
嬴政略一沉吟,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回复的内容简洁而有力:
“唐王钧鉴:来信已悉。天灾肆虐,非一人一国之事。联夏共抗,义不容辞。汾阴之约,朕准了。一月之后,汾阴古地外围,黑风隘口会盟。另,朕需灰孽防治之急策,望不吝共享。嬴政。”
回复中,他同意了会盟,但将会盟地点定在了靠近西陲的黑风隘口,无形中掌握了部分主动权。
同时直接索要防治灰孽的急策,既是实际需要,也是一种试探——看你李世民是否真有诚意。
“即刻以最快信鸽发出。”
“诺!”
消息发出,盟约初定。
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准备。
“李斯,朕离开后,营地将由你全权主持。王贲辅佐,负责军事防卫。当以稳守为主,加速整合消化,恢复生产,严防疫病复发。”嬴政开始部署。
“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李斯重重叩首,眼中充满使命感。
“王贲!”
“末将在!”
“挑选二十名最精锐可靠的士卒,准备随朕出行。此行非为征战,需机警忠诚,善于侦查跋涉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州争天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州争天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