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沐雪团队多方奔走与努力,各国终于齐聚大靖边境,开启了至关重要的和平谈判。会谈期间,各国代表为己方利益据理力争、唇枪舌剑,场面屡屡近乎失控。而沐雪团队并未置身于纷争之外,他们一面积极参与调停,一面已悄然启动战后重建的各项计划,同时派出精锐小队四处勘探,只为替那些一路追随的弟兄们,寻找一片能够真正安居乐业、扎根生长的新家园。
谈判桌上,大靖新任女帝靖望舒的表现令人瞩目。她虽初登帝位,却沉稳果决,在疆土划分、战赔数额、贸易条款上分厘必争,寸步不让,其锐利眼神与清晰逻辑,竟让一众老牌政客也颇感压力。中场休憩时,她独坐帐中,指尖轻按微蹙的眉心,虽感身心俱疲,心中却有一股坚定的火焰在燃烧。
“为帝者,果然艰难…”她轻声自语,但这份艰难并未让她退缩,反而激起了无穷的斗志。因为她心中有一个现成的榜样——沐雪。“她能白手起家,聚拢人心,建成那般基业,护佑一方百姓…她能做到,我靖望舒为何不能?”想到这里,女帝的嘴角泛起一丝笃定的微笑。她的目标纯粹而坚定:就是要让大靖的子民能过上富足安定的好日子。
她看得无比清醒:眼下这来之不易的和谈局面,各国之所以能坐下来谈,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沐雪那强大武力的忌惮。这份威慑,至少能为天下换来十年宝贵的和平时光。而这十年,就是她和大靖唯一的发展窗口期。“十年…”靖望舒暗暗握紧了掌心,“十年之后,天下能否继续和平,大靖这个曾主动挑起战争的国家,这压力将会成倍增加!不管如何,我会努力的!”
沐雪独立于半岛高地上,海风轻柔地掠过她的发梢,举目所及,是一片尚未开垦的丰饶沃土。这里气候温润、阳光充沛,分明是得天独厚的热带之域,终年暖意融融、雨水丰沛,从未受霜冻之苦。如此宝地,种上稻谷那就能一年三熟,这就是乱世中难寻的桃源。可她深深思忖:该怎样建一座城,才能引来流民、商贾,乃至天下英才心甘情愿留下?
帐中微微透着海风的咸味,一张粗糙木桌上摊开半岛地图。沐雪将拟好的招贤令初稿置于图侧,目光扫过帐中诸位核心僚属,开门见山说道:
“天下看似太平,但我们总要为自己与追随我们的人铺一条稳妥的后路。我们这样规模的势力,放在任何一国都难免令人忌惮。为避免无谓的纷争,不如就在此地,筑起我们心目中的理想之城。”
她稍稍一顿,继续道:
“如今最需要的,是一张能吸引天下英才的蓝图。这是我拟的初稿,但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我们要做的,是拟出一份让聪明人舍不得拒绝、老实人倍感安心、就连有野心的人也愿意守我们的规矩共同奋斗的方略。请大家畅所欲言。”
周算盘首先拿起文稿,眉头微蹙:“主上,免赋十年,气魄极大,确实能吸引大量流民。但筑城、练兵、兴学……处处都要花钱。十年没有税赋,只靠我们目前积蓄,恐怕难以支撑。”
阁老抚须沉吟,缓缓接话:“主上初心极是,‘欲取之,必先予之’。或可调整为‘垦荒之地,前五年全免,后五年减半’?如此既显诚意,又能让百姓有预期,五年后府库也有微薄进项,不致枯竭。”
沐雪听罢,点头称是,示意众人继续。
富贵声如洪钟,拍案称赞:“参加建设三年就分房?好!但得立下规矩,防有人滥竽充数。应该按出力多少、工时长短、技艺高低,划分‘工分’,凭工分兑换不同大小的宅院。公平公正,让肯出力的人住大房子,谁都没话说!”
……
经过一番热烈议论,反复推敲,最终,一份凝聚众人智慧的《望海郡招贤纳士令》终于定稿。它不仅条款分明、诚意十足,更暗藏激励与秩序,如同一份精心编织的承诺,静待天下英才的到来。
—— 辟新土以安身,聚英才而共济
天下纷争初定,疮痍未复。我沐雪团队,于大靖东海之滨,觅得沃土,名曰 “望海郡” 。此地稻可三熟,海晏河清,然城池之盛,非在天时地利,而在人之同心。
今,我等非为一己之私而建城,乃为天下渴望安宁、公道、富足之同胞,辟一席之地。望海郡,愿成为您的安身立命之所,才华施展之台,理想实现之地。
凡愿至此者,皆为兄弟姊妹,皆享如下之约:
一、 予您立足之基:无惧饥寒,安居乐业
此为所有投奔者之根本,确保人人皆有尊严地开始新生活。
1. 垦荒安家令:
· 分田地:每户按人口划分永业田,地契归己,可世代传承。
· 免赋税:首十年,农耕所产,尽归己有,郡府不取一分一毫。
· 赠屋宅:参与城池建设满三年者,免费分配永久产权房宅一所。
2. 孩童未来策:
· 所有适龄孩童,不分男女,一律免费入郡立学堂,习文识字,明理强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屠夫之女的青云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屠夫之女的青云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