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龙归金阙·佛子裹血还
汴梁皇城,紫宸殿。久违的朝会钟鼓声庄严响起。龙榻之上,徽宗赵佶身着明黄龙袍,虽面色仍带一丝大病初愈的苍白,但那双眸子却如寒潭深井,锐利、沉静,再无半分往日的浮华与倦怠。他目光缓缓扫过阶下匍匐的群臣,最终落在文臣班首——蔡京那看似恭谨、实则深藏惊疑的脸上。
“众卿平身。” 徽宗声音不高,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压,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朕沉疴数月,赖祖宗庇佑,上天垂怜,终得康复。国事繁杂,有劳诸卿了。” 他语气平淡,却让蔡京一党心头莫名一紧。皇帝,似乎不一样了。
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朝会中,殿外忽起喧哗。只见数名禁军抬着一副软榻匆匆而入,榻上之人,正是浑身裹着渗血绷带、面如金纸、气若游丝的九王赵佶!他双目紧闭,僧袍破碎,哪里还有半分“佛子”风采?满朝文武顿时哗然!
“九弟!” 徽宗“惊”坐而起,脸上满是“痛惜”与“震怒”,“此乃何故?!何人敢伤我大宋亲王?!”
中阙:蔡相巧舌·弥天遮血痕
蔡京心中早已打好腹稿,此刻“扑通”一声跪倒,老泪纵横,演技炉火纯青: “陛下!老臣…老臣有罪啊!未能护得九殿下周全!”他重重叩首,声音悲怆,“九殿下心系社稷,闻东南方腊巨寇肆虐,荼毒生灵,虽已皈依佛门,然悲悯之心难抑!不顾老臣劝阻,执意微服南下,欲以无边佛法感化那魔头方腊,劝其放下屠刀,归顺朝廷,解黎民倒悬之苦啊!”
他声情并茂,将赵佶的狼狈描绘成舍身饲虎的壮举: “殿下深入虎穴,于光明顶舌战群魔,宣讲佛法真谛,慈悲之心感天动地!那方腊虽为魔头,亦为殿下佛光所慑,几近动摇!”蔡京话锋一转,捶胸顿足,“然则!归途之中,方腊手下悍匪,贼心不死,竟埋伏于险峻山谷!殿下为护随行僧众,挺身断后,身中数刀,血染僧衣…若非护卫拼死相救,殿下…殿下恐已…圆寂于荒野矣!” 他伏地痛哭,情真意切。
蔡党爪牙立刻蜂拥而上,歌功颂德: “九殿下真乃菩萨心肠,舍身取义!” “为感化魔头,不惜以身犯险,此等大勇大仁,千古罕有!” “方腊贼子,狼心狗肺,竟敢袭击佛门高僧,天理难容!请陛下发兵,剿灭此獠!” 朝堂之上,瞬间被“九王感化方腊遇袭”的悲壮故事和对方腊的滔天讨伐声淹没。清流大臣虽觉蹊跷,但苦无证据,只能沉默。
徽宗端坐龙椅,脸上“痛惜”未消,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冰冷的清明。他看着蔡京涕泪横流的表演,看着群魔乱舞的蔡党,心中冷笑:好一个弥天大谎!好一个颠倒黑白!
“原来如此…” 徽宗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沉痛”与“感慨”,“九弟身入空门,仍不忘社稷苍生,此等佛心赤诚,感天动地!其行可佩,其志可嘉!” 他目光扫过群臣,语气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传朕旨意!九王赵佶,为国为民,舍身忘我,勇闯魔窟,感化凶顽,虽功未竟而身遭重创,然其忠勇仁德,足为天下表率!特晋封为‘忠勇护国佑圣禅师王’,赐双亲王俸!加赐黄金万两,东海明珠百斛,蜀锦千匹,良田万顷!并赐‘大慈悲无畏’金匾,悬于其佛堂之上!望九弟安心静养,早日康复,再续佛缘,佑我大宋!”
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封赏,分量之重,名号之尊隆,前所未有!“禅师王”更是将僧侣身份与亲王尊位强行糅合,荒诞中透着极致的尊荣!蔡京一党喜出望外,山呼万岁!九王虽昏迷,但其势力无疑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下阙:五卫潜渊·栽赃锁魔盟
是夜,忠勇护国佑圣禅师王府(原九王府邸),灯火通明,戒备森严。然而,在王府最深处的藏宝秘库外,几道如同融入夜色的鬼魅身影,已悄然蛰伏。
为首者,正是林冲!他身后,是精挑细选的梁山五卫精英:鼓上蚤时迁、神行太保戴宗、浪子燕青,以及两位精于机关陷阱与痕迹伪装的高手。 “目标:秘库深处,那批标注‘江南贡’的箱笼。”林冲声音压得极低,眼神如鹰,“时迁兄弟,看你的了。戴宗兄弟在外策应,燕青兄弟与我警戒。其余二位,负责‘留礼’。” “林教头放心!瞧好吧您呐!”时迁咧嘴一笑,瘦小身形如壁虎般无声无息地贴上高墙,避开巡逻的明哨暗岗,灵巧地拆解着秘库外复杂的机关锁具。戴宗如风般游弋在阴影中,随时传递信息。燕青则如狸猫般潜伏在制高点,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
不到一炷香,秘库厚重的大门被时迁以匪夷所思的手法无声开启。林冲如幽灵般闪入。秘库内珠光宝气,堆积如山。他目标明确,直奔深处那批贴着“江南贡赋”封条的朱漆大箱。开箱查验,里面赫然是金砖玉器、珍玩字画,数量惊人,远超正常贡赋!显然,这是九皇子与蔡京集团多年来在江南搜刮的民脂民膏,也是其勾结地方、图谋不轨的铁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林冲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林冲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