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教育部办公大楼。
“啪!”
名贵的瓷杯被狠狠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刘铁军胸口剧烈起伏,脸色铁青地看着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机。
忙音。
那个叫王谦的,竟然敢挂他的电话!
“反了!简直是反了!”
刘铁军气得浑身发抖。
他当了这么多年司长,哪个学校的校长见了他不是点头哈腰,恭恭敬敬?
一个民办技校的校长,竟敢指着他的鼻子骂!
“来人!”
秘书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司长……”
刘铁军指着门口,声音因为愤怒而扭曲。
“给我联系所有主流媒体!还有那几个跟我们关系好的教育专家!”
“他不是有钱吗?我动不了他的钱,我就动他的名声!”
“我要让全社会都知道,他那种用铜臭味堆砌起来的学校,根本就不是在搞教育!”
“那是在养猪!”
……
第二天。
网络上的风向,悄然发生了变化。
无数打着“资深教育专家”、“两院院士顾问”头衔的大V,开始在各大平台发表文章。
《警惕!资本正在腐蚀我们教育的根基!》
《真正的科研,诞生于艰苦与执着,而非温床与金钱》
《海科大模式,一场注定失败的教育豪赌》
文章里,专家们痛心疾首。
他们引经据典,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论证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才取得突破。
他们暗示,海科大用钱收买学生的做法,只会磨灭年轻人的奋斗精神,培养出一群眼高手低的废物。
传统名校的官媒也纷纷下场。
清华大学官网刊文:“两弹一星的功勋,不是靠八千块月薪换来的。”
燕京大学官媒发声:“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方为大学问家。”
一时间,昨天还被全网嘲讽的传统教育界,仿佛又一次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海科大校长办公室。
钟振国拿着平板电脑,气得手都在抖。
“校长,您看看!这群人太不要脸了!”
“自己剥削学生,把科研经费当自己的小金库,现在反倒有脸出来谈‘艰苦奋斗’了?”
王谦坐在老板椅上,看着窗外,神色平静。
他没有去看钟振国递过来的平板。
“老钟,急什么。”
“让他们叫。”
“叫得越大声,待会儿脸被打得就越响。”
钟振国一愣。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是技术部主管打来的。
“钟副校,不好了!您快看微博热搜!”
钟振国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点开微博。
一条新的词条,以火箭般的速度冲上了热搜第一。
#985研究生血泪控诉:五千块经费,我等了半年#
钟振国点了进去。
那是一篇长文。
发帖人是某顶尖985高校材料学的在读研究生。
他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这半年来的遭遇。
他发现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的合成路径,如果成功,能将某项工业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
他兴奋地写好项目申请书,向自己的导师申请五千块的实验耗材经费。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第一次问,导师说:“你这个想法太稚嫩,还需要打磨。”
第二次问,导师说:“学校经费紧张,审批流程很慢,再等等。”
第三次问,导师直接把他骂了一顿:“一天到晚就想着搞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你的毕业论文写完了吗?”
半年过去了。
五千块的经费,杳无音信。
直到昨天,他在实验室的公告栏上,看到了一个新的校级重点项目立项公示。
项目名称,正是他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项目负责人,是他的导师。
项目组成员里,有他导师手下的博士生,博士后的师兄,却没有他。
帖子的最后,那位研究生只留下了一句话。
“我没哭,只是觉得,这半年的馒头,有点咸。”
帖子下面,评论已经炸了。
“草!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感同身受!我导也是这么对我的!”
“五千块啊!我特么发一篇SCI,奖金都不止五千!这都卡?”
“这下我终于明白专家们说的‘艰苦奋斗’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让牛使劲干活,但不给牛吃草!”
钟振国看完,气得眼眶都红了。
“畜生!这帮人简直是畜生!”
他抬头看向王谦。
王谦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从他手里拿过了平板。
王谦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篇帖子,一行一行,看得无比仔细。
看完后,他把平板还给钟振-国。
“老钟。”
“在!”
“通知技术部,我要开直播。”
钟振国眼睛一亮:“直播什么?”
王谦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内线电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让你培养技工,你培养出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让你培养技工,你培养出国士无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