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必须严格控制知情范围。”林风立刻做出决断,“‘星火余烬网络’刚刚建立,幸存者的意志本就脆弱,不能再承受这样的打击。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是积蓄力量,而不是恐慌。”
柳云瑶和凌影都沉重地点头。
“但我们也必须做好准备。”林风看向指挥中心外那片破碎的星空,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塞拉菲姆的计算……那个高维‘介入点’的坐标……或许不仅仅是打断‘归零’的钥匙,也可能……是窥探更深层真相的窗口。”
他想起了在深红王座中,那些被囚文明残响的低语,想起了观测者那冰冷的、由无数眼睛构成的存在。或许,观测者体系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那个留下“备注”,将他们列入“深度观测名单”的“记录者”,其背后是否也有更复杂的动机?
还有艾莎……她那能克制锈蚀的蓝色能量,她那连接着古老星门坐标的文明遗产……她的种族,是否在更早的纪元,就曾与这些存在有过接触?甚至……就是上一轮“收割”的幸存者?
谜团如同宇宙尘埃,越来越多,遮蔽了前路。
---
接下来的日子,希望壁垒的残存力量,在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下,艰难地推动着“星火余烬网络”的建设和“余烬庇护所”的完善。
林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半闭关的状态。他不再强行拓展网络连接范围,而是专注于两件事:
第一,深化对“太初之暗”的掌控。 他发现自己这种新生的力量,对“存在”的余烬和“信念”的碎片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开始尝试不仅仅是用它来连接,而是用它来“温养”那些受损严重的文明印记。比如,他将一丝微弱的“太初之暗”注入到一段来自熔火之心的、即将彻底消散的锻造记忆碎片中,那碎片竟然奇迹般地稳定下来,甚至隐隐有重新燃起一丝火苗的趋势。这让他看到了修复文明创伤、甚至帮助幸存者重建文明根基的一线可能。
第二,解析塞拉菲姆计算出的高维“介入点”坐标。 这极其困难,远超他目前的能力和理解范畴。那坐标并非三维空间的数字,而是由无数变幻的维度参数、法则弦振频率以及概念锚定向量构成的复杂集合。他只能凭借“太初之暗”那一点超越常规的感知力,去慢慢“触摸”、去“感受”那个坐标所指向的、那片超越理解的领域。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但他知道,这或许是通往答案的唯一路径。
柳云瑶则承担起了网络内部协调和后勤保障的重任。她利用青木界残存的生机力量,结合逻辑之城的农业科技和秘法之环的元素调和术,在几个条件相对较好的“余烬庇护所”尝试建立封闭式的生态循环系统,以期实现长期自给自足。同时,她也在小心翼翼地筛选、整合从各个幸存节点传来的技术、知识和文化碎片,试图为未来的复兴保留火种。
凌影则化身为网络的“清道夫”和“警戒哨”。他带领着残存的、最精锐的暗影卫(数量已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活跃在网络的边缘地带,清除那些偶尔游荡过来的、低级的侵蚀单元残留,侦查任何可疑的空间波动或能量异常,并暗中保护那些最弱小的幸存节点。他是星火网络隐藏在阴影中的利齿和眼睛。
工作繁重,资源匮乏,前景黯淡。
但每一天,都有新的、微小的奇迹在发生。
一个位于小行星带深处的“机械蜂巢”余烬庇护所,利用收集到的残骸,成功修复了一台小型物质打印机,开始生产急需的零部件。
一个依附于气态巨星内部能量湍流的“灵能回响”孢子群落,传来了它们适应了新环境、并开始缓慢增殖的好消息。
“铁心文明”的亚空间避难点,通过林风建立的共鸣链接,共享了一段关于高效能量压缩技术的破解数据,这对所有庇护所的能源系统都是雪中送炭。
甚至,在柳云瑶的精心培育下,青木界生命古树残根上的那缕嫩芽,又悄悄长出了第二片叶子。
希望,如同岩石缝隙中渗出的水滴,虽然缓慢,却持续不断地汇聚着。
然而,那片来自未知源头的、关于“收割者”的阴影,始终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
数月后的一天,当林风正沉浸在对高维坐标的艰难解析中时,一段极其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紧急程度的共鸣请求,沿着网络传来——来源是位于星域最边缘、环境最为恶劣的一个“微光苔原”庇护所。
林风立刻接通链接。
传来的并非语言,而是一股强烈的、混合着巨大恐惧和茫然无助的情绪洪流,以及一段模糊的视觉片段:
在那片依靠发光苔藓提供微光的、地下溶洞构成的庇护所外,冰冷的、毫无生机的岩壁上,不知何时,悄然浮现出了一个巨大的、仿佛天然形成的、由岩石纹理构成的扭曲镰刀图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尘道涂2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玄尘道涂2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