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眼里,他已经位高权重,可在高层眼里,他晋升的希望已经不大了。
可他自己心里,还是存着一点念想,只是没人知道罢了。
听着他半开玩笑的语气,祁同伟也笑了笑。
“多关照!一定多关照!
不过,那个老前辈把位置让给我了。
我这天天盼着能提个副省,真是急死我了。
各位就帮帮忙,给兄弟一个机会。”
听他这么一说,几位副省级干部互相看了看,笑着摇头。
祁同伟这事,圈子里基本都知道。
不少人还当个笑话听过。
主要是他这个公安厅长,确实配不上。
光杆司令一个,啥都没有。
就连现在的证法委副书籍头衔,也是最近才批下来的。
所以自从高育良失了势,和祁同伟搭班子。
这些大员们对汉大帮也不再抱有幻想。
别人轻轻松松就能配上的副职,到了你这儿就配不上。
这不是失势还能是什么?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只不过这类话都是私下说说。
现在被祁同伟当众拿出来讲,感觉就不一样了。
谁都明白,高育良的得意门生就是祁同伟。
两人几乎是拴在一起的,在这种场合。
就不是一句简单的玩笑,更像是个提醒。
你们要是不配合,那我的上位,就从这里开始了。
几位都听出了话里的意思,但脸上毫无波动。
簇拥着祁同伟走进会场。
刚刚坐上主位的高育良看到这一幕,神情平静。
要搁以前,他怕是早就拍桌子了。
可如今不同了。
哪怕情况一模一样,高育良心里也只想着一件事:
弟子自有他的安排,这没什么不妥。
毕竟现在自己的位置,也是祁同伟帮他争取来的。
说到底,汉大帮名义上的领头人还是自己,但真正操盘的人,已经变成祁同伟了。
这个学生,比他想象中厉害得多。
祁同伟在这种场合也拿捏得非常到位。
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该坐哪儿就坐哪儿,从不越界,不给人抓把柄的机会。
李达康坐在高育良旁边,一直在观察祁同伟。
他眼中的祁同伟,跟以前已经判若两人。
这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大风厂那晚吗?
李达康看着祁同伟出神,一时竟有些恍惚。
而坐在首位的高育良,这时轻轻咳嗽了一声。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高育良心里暗想,这就是权力的感觉!
“各位,都是老熟人了。
有些话,我就直说了。
大家也都了解我,在汉东这块地方摸爬滚打了这些年。
对各方面的状况,我都有个大致的了解。
也没想到组织会把这副担子交给我,原本我以为自己就要回家养老了呢。”
听到这话,现场的干部们也配合地笑了几声。
高育良这位大学教授出身的人,讲得如此实在,还是头一回,大家也觉得挺新鲜。
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这种态度,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说明他不是那种刚上任就急着立威的类型。
此时台下的李达康,顺势接话道:
“高省掌这话讲得实在,我们做正府工作的,第一点,就是得接住地气。
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知道我们在想什么,也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高育良全身的毛孔仿佛都打开了。
这个李达康,从前和他搭档时处处不对付。
当年在林城,他是书籍,李达康是市长,两人磕磕绊绊,闹得不可开交,直到现在。
彼此之间,还是有些隔阂。
可如今他一上位当省掌,李达康立刻让他尝到了什么叫权力的味道。
昔日桀骜不驯的李达康,现在竟像温顺的小绵羊一样,顺着你的话往上调。
不得不承认,李达康到底是做秘书出身的,这几句场面话,说得人心里舒服。
高育良看了李达康一眼,李达康微笑着回应,嘴闭上了,继续听高育良往下说:
“达康书籍说得对,我们做正府工作的,和做组织工作的不同,组织工作更讲究理论。”
我们的所有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服务人民。
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气势磅礴,席卷全国。
每个人都置身于这场时代浪潮之中,其中,不少人依靠自身奋斗,或些许运气,站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然而,这风口之上既有荣耀,也有诱惑,更伴随着风险。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引导和把握。
展望未来,远不如回顾过往来得清晰。
当初我们正府积极回应改革号召,才有了如今汉东稳步发展的局面。
可仍有不少人,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这是我们应当正视的问题。
老百姓常讲“父母官”这个词,其实这背后,是他们的无奈。
而我们的干部,更应是一个服务者的身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