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突厥边境的草原上,寒风卷着枯草掠过战场。始毕可汗勒住战马,看着远处辽国骑兵的阵型,脸色铁青——他亲率的三万骑兵,刚与耶律莫哥的铁浮屠交锋不到一个时辰,就已伤亡过半,剩下的士兵也个个面带惧色,再也没了冲锋的勇气。
“撤!快撤!”始毕可汗咬着牙下令,声音里满是不甘。他本想趁着辽国刚灭薛延陀、根基未稳,夺回被辽国抢走的部落和牧场,却没想到辽国的铁浮屠如此凶悍,尤其是那些手持火枪的士兵,隔着老远就能杀人,自己的骑兵根本近不了身。
耶律莫哥看着东突厥骑兵溃逃的背影,没有下令追击——他接到的命令是“点到为止”,既要震慑始毕,又不能把他逼得太急。他勒转马头,对身边的亲兵说:“传信给可汗,始毕已撤兵,接下来,就看他会不会上钩了。”
三日后,东突厥的使者抵达辽国王城,向耶律现递交了和平协议。协议中,始毕承诺归还之前劫掠的辽国商队货物,每年向辽国缴纳五千匹骏马作为“岁贡”,并承认辽国在漠北的霸主地位。
耶律现坐在王座上,看着协议,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始毕倒是识时务。传朕旨意,接受和平协议,但要在协议里加一条——若东突厥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辽国可保持中立,不插手双方战事。”
使者不敢反驳,只能点头应下。他心里清楚,辽国这是不想被东突厥绑在一条船上,可眼下东突厥刚吃了败仗,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消息传回东突厥王庭,始毕看着修改后的和平协议,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辽国这是在“放任”自己,可除了接受,他别无选择——若是再与辽国开战,自己的可汗之位恐怕都保不住。
就在始毕心烦意乱时,辽国派来的“使者”悄然抵达王庭。这位使者并未携带国书,而是直接面见始毕,低声说道:“可汗,我辽可汗知道您与隋朝素有嫌隙。如今隋朝在马邑、雁门等地驻军,对东突厥虎视眈眈,您若不先下手为强,恐怕会被隋朝吞并。”
始毕皱起眉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辽国是想让我攻打隋朝?”
使者笑着说:“我辽可汗只是提醒您,隋朝虽强,却内忧外患不断。您若能趁机劫掠马邑、雁门,不仅能抢夺粮食和财物,还能削弱隋朝的实力。到时候,就算隋朝想报复,也无力顾及漠北。我辽可汗说了,只要您不侵犯辽国的利益,辽国绝不会干涉您与隋朝的战事。”
这番话,正好说到了始毕的心坎里。他本就对隋朝心存不满——隋朝曾多次派兵攻打东突厥,还扶持部落贵族制衡自己;如今自己在辽国吃了败仗,损失惨重,正需要通过劫掠来补充物资,稳定部落人心。
“好!我知道了。”始毕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回去告诉辽可汗,若我攻打隋朝,希望辽国能保持中立。”
使者点头:“可汗放心,我辽可汗一向言出必行。”
送走辽国使者后,始毕立刻召集部落贵族,商议攻打隋朝之事。“隋朝在马邑、雁门囤积了大量粮草,咱们只要拿下这两座城,就能解决过冬的物资问题!”始毕高声说道,“而且隋朝的军队,根本不是咱们骑兵的对手,只要咱们速战速决,定能大胜而归!”
贵族们纷纷附和——他们早就对隋朝的富庶垂涎三尺,如今有辽国的“中立承诺”,更是没了后顾之忧。
几天后,始毕率领五万骑兵,突然袭击马邑。马邑的隋军毫无防备,很快就被东突厥骑兵攻破城门。东突厥士兵在城内大肆劫掠,抢走了大量粮食、布匹和金银,还俘虏了数千百姓。
消息传到大兴城,杨广震怒。“始毕这个蛮夷,竟敢公然攻打大隋!传朕旨意,命云州总管李轨率军三万,驰援雁门,务必将东突厥骑兵赶出大隋疆域!”
李轨接到命令后,立刻率军赶赴雁门。可东突厥骑兵机动性极强,在劫掠完马邑后,又迅速转向雁门,与李轨的军队在雁门城外展开激战。
战场上,东突厥骑兵来回冲锋,箭雨如蝗;隋军则依靠城墙防守,用弓箭和投石机反击。双方激战三日,互有胜负——隋军守住了雁门,却损失了近万士兵;东突厥骑兵没能攻破雁门,却抢走了雁门周边几个村落的物资。
“撤!”始毕看着久攻不下的雁门,只能下令撤军。虽然没能拿下雁门,但劫掠来的物资已经足够部落过冬,而且还重创了隋军,这让他心里多了几分底气。
可始毕不知道,这一切都在耶律现的预料之中。辽国王城的议事殿内,耶律现看着边境传来的战报,笑着对马周说:“始毕果然上钩了。他与隋朝打得越凶,对咱们越有利——隋朝会被牵制在边境,无力干涉咱们统一漠北;而东突厥则会因与隋朝开战,实力不断削弱,到时候咱们再出手,就能一举拿下东突厥。”
马周点点头:“可汗英明。现在隋军主力被牵制在马邑、雁门,咱们可以趁机征召漠北各部落的骑兵,增强兵力。等东突厥与隋朝两败俱伤,咱们再率军出击,定能一战灭了东突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