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辽东大地,寒风卷着枯叶在旷野上呼啸。高句丽大将以德之律勒住战马,望着前方溃散奔逃的契丹轻骑,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他身后,五万高句丽骑兵列成整齐的方阵,铠甲在残阳下泛着冷光,马蹄踏过地面,震得尘土飞扬。
“不过是刚成立几年的蛮族部落,也敢觊觎我高句丽的辽东之地?”以德之律拔出腰间的弯刀,指着契丹骑兵逃窜的方向,高声喝道,“兄弟们,杀!把这些契丹蛮子赶回老家去,让他们知道,我高句丽的铁骑,连隋军都能打败,岂会怕他们!”
五万高句丽骑兵齐声呐喊,如同潮水般朝着契丹轻骑逃窜的方向追去。沿途的契丹哨所、驿站被一一攻破,守军要么被杀,要么弃械投降。以德之律看着满地的契丹旗帜和丢弃的军械,笑得更加得意——之前他还忌惮辽国卖给高句丽的精良铁器,如今看来,契丹军队不过是外强中干,连正规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在辽河西岸的中军帐内,耶律现正看着沙盘上的战局,嘴角噙着一丝计谋得逞的笑。“以德之律果然上钩了。”耶律现指着沙盘上高句丽军队的进军路线,对身边的耶律剌葛说道,“让轻骑兵再退得彻底些,把东岸的废弃城池都让给他们,不要留下一粒粮食、一口水井。”
耶律剌葛有些担忧:“可汗,咱们这么退,会不会让将士们觉得咱们怕了高句丽?而且东岸的百姓刚迁到西岸,要是看到咱们撤退,恐怕会人心惶惶啊。”
“怕什么?”耶律现拿起一根木杖,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这是示敌以弱,也是焦土政策。你以为以德之律带五万骑兵来,粮草能支撑多久?东岸的城池早就被咱们搬空了,水井要么填了,要么投了毒,他想在东岸补充粮草,根本不可能。再过一个月,辽东就会入冬,到时候大雪封路,他们想退都退不了,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冻死、饿死!”
正如耶律现所料,以德之律率领高句丽骑兵占领东岸的几座城池后,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城中空无一人,房屋倒塌,街道荒芜,粮仓里连一粒粟米都没有,水井里的水要么浑浊不堪,要么带着一股刺鼻的毒药味。士兵们想找点野菜充饥,却发现旷野上的野草早就被契丹人烧得一干二净,只剩下焦黑的土地。
“该死的契丹蛮子!”以德之律踢翻身边的石块,气得脸色铁青。他本以为占领城池后能补充粮草,却没想到契丹人竟然实行了焦土政策,把东岸变成了一片不毛之地。
而此时的辽河西岸,却是另一番景象。从东岸迁来的夫余百姓们,虽然初到西岸时满是惊恐,却很快被眼前的生活安定下来。每天清晨,官府都会派人送来粟米和盐块,组织他们去修建水渠、开垦荒地。中午和晚上两餐管饱,每天干完活还能领到两文铜钱——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以前给高句丽贵族干活,都是被强征的,不仅不给饭吃,还动不动就打骂。”一个正在挖水渠的夫余老农,一边擦汗一边对身边的人说道,“隋军来的时候更惨,抢粮食、杀男人,咱们连活路都没有。现在契丹人虽然粗鲁,喜欢骂人,可至少不杀人,还给咱们饭吃、给钱花,这样的日子,我知足了。”
身边的人纷纷点头。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从高句丽贵族的奴隶中解放出来的,以前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如今不仅成了自由民,还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心里对耶律现满是感激。
负责管理夫余百姓的契丹官吏,虽然脾气急躁,说话直来直去,却从不对百姓滥用私刑。有一次,一个契丹士兵因为口角,动手打了一个夫余百姓,官吏得知后,当场就把那个士兵拉到广场上,打了五十军棍,还让他给百姓道歉。这件事传开后,夫余百姓们对契丹人的信任感更强了,干活也更加卖力。
耶律现偶尔会亲自去西岸的村落视察,看到百姓们忙着开垦荒地、修建水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想要真正守住辽东,光靠军队是不够的,还需要赢得百姓的心。这些夫余百姓,以前是高句丽的子民,现在却成了辽国的百姓,只要他们能安居乐业,就会成为辽国最坚实的后盾。
“可汗,以德之律的军队已经在东岸断粮三天了,有不少士兵开始逃兵,还有人因为喝了有毒的井水,上吐下泻。”耶律剌葛匆匆来到耶律现身边,汇报最新的战报,“咱们的斥候说,高句丽军队里已经开始出现恐慌,以德之律正派人四处寻找粮草,可东岸根本没东西可找。”
耶律现点点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时机差不多了。让靺鞨部落的骑兵从北边绕过去,切断高句丽军队的退路;再让咱们的铁浮屠重甲骑兵做好准备,等高句丽军队军心涣散的时候,咱们就渡过辽河,发起总攻!”
此时的东岸,以德之律正焦头烂额。他看着手下的士兵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里满是绝望,心里涌起一股无力感。他想率军撤退,却发现北边的退路已经被靺鞨骑兵切断;想渡河南下,却发现辽河西岸早已布满了契丹的守军,岸边还停着数十艘契丹的战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