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陨阁的根,深扎于隋亡唐兴的血色硝烟中,其创立者宇文陨,本是前隋司天监监正,出身关陇集团旁支,世代执掌太史局,精研星象地脉、历法占卜,更传承着上古秘传的《星陨秘典》 。隋大业十四年江都宫变,宇文化及缢杀杨广,李渊趁机入长安称帝,宇文氏一族因忠于隋室,遭李氏铁骑屠戮,唯有宇文陨携《星陨秘典》与司天监镇库的陨星碎片,于乱军中侥幸逃脱。
逃亡途中,宇文陨偶遇一颗天外陨星坠落于汴河之畔,陨星核心蕴含的狂暴星辰之力,竟与《星陨秘典》记载的“葬天之法”完美契合。他以司天监秘术炼化陨星碎片,借星辰之力重塑肉身,虽容貌枯槁,却获得了操控地脉、炼制邪丹的诡异能力,额间也自然浮现出陨星纹——这后来成为星陨阁的核心标识。目睹族人惨死、隋室覆灭的宇文陨,自此立誓:“以星陨之力,覆李唐江山,复大隋荣光!”星陨阁,便在这逆天之誓中悄然诞生。
初立之时,星陨阁仅有宇文陨与数名逃亡的前隋旧臣、司天监弟子。他们深知李唐根基未稳,需借隐秘之势积蓄力量。宇文陨凭借司天监对天下地脉的精准测绘,选中汴河漕运枢纽作为根基——漕运贯通南北,既能隐秘输送人员、原料,又能借水路掩盖踪迹,恰如清代漕运水手行帮以运河为纽带形成秘密势力一般 。他们暗中联络前隋余孽、不满李唐的地方豪强,甚至渗透官府,逐步构建起横跨漕运、商号、寺院的秘密网络。
为实现复辟大计,宇文陨按《星陨秘典》所载,制定了“三步逆谋”:第一步,借陨星之力与地脉灵气,炼制“还魂丹”,复活战死的隋军将士与宇文氏族人;第二步,掌控汴河、洛水漕运,截断李唐粮草命脉;第三步,引动长安、洛阳核心地脉,以血祭之法颠覆唐廷。而这一切的关键,便是寻找地脉汇聚之地——他选中了南朝梁代始建的栖霞寺,寺后山锁龙塔下恰与汴河地脉相通,佛地灵脉既能掩盖邪术气息,又能为炼丹提供充沛灵力,成为星陨阁首个核心据点。
二十年间,星陨阁以“陨星纹”为暗记,在漕运商户、官府、寺院中广布暗桩。他们利用司天监传承的炼丹术,以硫磺、朱砂为引,辅以活人魂魄与地脉灵髓,炼制各类邪丹与蛊虫,控制人心、暗杀异己。二十年前的汴河漕运沉船案,便是他们为劫取炼制初代“还魂丹”的官银与军械原料所设的圈套;常府地牢的活人祭品、望江楼的秘密联络点,皆是他们推进逆谋的棋子。
宇文陨深知,李唐以“天命所归”立国,他便以司天监专长反其道而行之——篡改星象解读,散布“长安地脉受损”的流言,甚至暗中影响朝臣提议迁都,只为将李唐政治中心引至洛阳,借洛水更旺盛的地脉之力,完成最终的血祭仪式。栖霞寺的锁龙塔、黑风寨的水寨祭坛,皆是他按《星陨秘典》布下的地脉节点,而“还魂丹”并非真能逆转生死,实则是汇聚魂魄与地脉之力的媒介,用以唤醒被封印的隋军亡灵,掀起滔天战乱。
从司天监的星象观测,到陨星之力的炼化;从汴河漕运的隐秘布局,到栖霞寺的地脉炼丹,星陨阁的每一步,都烙印着宇文陨的复仇执念与前隋遗臣的复国幻想。这股诞生于隋烬之中的黑暗势力,以星辰为旗,以地脉为刃,潜伏二十年,终成李唐江山挥之不去的阴霾。
星陨现踪
汴河码头的厮杀声尚未散尽,铁器碰撞的铿锵、临死前的惨嚎顺着晚风飘来,与沈家后院的诡谲寂静形成刺目的对比。院中的老桂树落了满地残花,被夜露打湿后黏在青石板上,像是凝固的血迹。晚晴捧着从常府书房寻得的账本,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烛火在泛黄的纸页上投下摇曳的暗影,将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账目与角落一枚暗红印记映照得愈发清晰——那是枚掌心大小的陨星纹,纹路扭曲如烧焦的蛛网,边缘还带着未干的墨渍,像是刚拓印不久。
“这账本上的收支对不上,常府明面是漕运商户,暗地里却在囤积硫磺、朱砂这些炼丹之物。”晚晴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她自幼跟着父亲打理漕运,一眼便看出账目中的猫腻,“还有这印记,总觉得在哪见过……”
话音未落,苏彦章突然按住她颤抖的手。他的掌心温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指腹摩挲过纸页上的陨星纹,眼神凝重如铁:“这陨星纹,与二十年前漕运司沉船案卷宗上的印记一模一样。”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当年我在大理寺当值,曾有幸见过那份密卷,印记的每一道纹路都分毫不差,是星陨阁的专属标识。”
晚晴浑身一震,账本险些从手中滑落。二十年前的漕运司沉船案,是轰动朝野的悬案——满载官银与军械的漕船在汴河中段离奇沉没,船上三十余名押运官差无一生还,父亲正是当年负责此案的漕运司副使,不久后便抑郁而终。她一直以为是意外,却从未想过,竟与神秘的星陨阁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