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风掠过“旭遇”产业园,卷起地上几片枯叶,打着旋儿撞在研发中心大楼紧闭的玻璃幕墙上,无声滑落。大楼内,与窗外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扑面而来的热浪和一种近乎凝重的专注氛围。空气里弥漫着特种树脂、高温碳布以及咖啡因混合的独特气味,那是属于攻坚者的硝烟。
中心会议室里,一场关乎“旭遇”下一个技术制高点的战略会议正在进行。
陈遇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高领毛衣,外面套着印有“旭遇”Logo的藏蓝色工装夹克,身形挺拔地站在巨大的电子白板前。白板上,左边是“虎煌4.0”辉煌的性能数据和市场赞誉,右边则是一片留白,只有一个醒目的、带着问号的标题——“虎煌5.0:下一站,极限?”
他的目光沉静如水,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核心伙伴。林莉坐在他侧后方,穿着一身干练的米白色职业套装,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专注的神情,手中拿着一支精致的钢笔,不时在摊开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孙宇依旧是那副科研人员的标准装扮——浅蓝色衬衫,袖口一丝不苟地卷到小臂,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紧盯着白板上的数据。李文博坐在他旁边,穿着类似的衬衫,但领口微微敞开,眉头微蹙,似乎在心算着什么公式。
王小虎则是一身深蓝色的工装,壮硕的身躯将椅子填得满满当当,粗糙的大手放在桌面上,指节因为常年在一线劳作而显得格外粗大,他眼神灼灼,带着车间里磨砺出的务实和急切。张伟坐在角落,一身黑色的休闲西装,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只有镜片偶尔反射屏幕的光,显得冷静而疏离。周凯穿着时下流行的抓绒外套和牛仔裤,脖子上还挂着相机,眼神灵动,显然已经在构思如何为即将到来的技术突破造势。
毛蛋通过视频连线接入,屏幕里的他背景似乎是柏林体验中心的办公室,穿着笔挺的西装,但领带已经扯松,脸上带着跨越时差的疲惫,眼神却同样认真。
“各位,”陈遇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虎煌4.0’帮助我们打破了垄断,赢得了标准认可,在国际赛场扬名立万。但技术迭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躺在功劳簿上,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被后来者超越,甚至被老对手用新的技术壁垒重新封锁。”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地点在“极限?”那两个大字上:“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向更高的山峰攀登!‘虎煌5.0’的研发目标,不再仅仅是性能的常规提升,而是要攻克生物质碳纤维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瓶颈!”
“极端环境?”王小虎瓮声瓮气地重复,眉头拧紧,“遇哥,你指的是?”
“极寒,比如北冰洋冬季海钓,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高压,比如深海巨物挑战,数百米水深的巨大压力。”陈遇解释道,语气沉稳,“目前我们的‘虎煌4.0’在常规环境下表现卓越,但根据一些极限钓手和特殊领域用户的反馈,在极端低温或瞬间超高压力下,材料的模量稳定性、抗疲劳性会出现波动,甚至存在微观结构损伤的风险。这限制了我们在更广阔领域,比如专业海钓、极地探险乃至部分军工衍生市场的应用。”
孙宇推了推眼镜,接口道:“遇哥说得对。生物质前驱体固有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是天然短板。虽然我们通过‘分段催化’和界面增强优化了很多,但想实现质的飞跃,必须引入新的思路,甚至颠覆性的结构设计。”
李文博补充道:“不仅仅是钓具,如果能在极端环境材料上取得突破,对我们未来进军更高端的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意义重大。”
这时,视频连线里的毛蛋嚷嚷起来,声音因为信号有些断续:“遇仔!这个方向好!俺在欧洲这边,好些个玩深海船钓、冰钓的发烧友,都问俺有没有能抗住极端考验的‘大杀器’!那帮用日利‘海神戟’的家伙,鼻孔都快翘到天上去了!要是咱们能搞出来,绝对能镇住他们!价格翻倍他们都抢着要!”
周凯立刻跟上,兴奋地搓着手:“对!这可是绝佳的营销爆点!‘征服极寒深海的中国利器’!光想想就带感!”
林莉则相对冷静,她翻动着手中的财务报表,柔声提醒,但语气坚定:“研发投入和风险也需要评估。极端材料测试设备、新的工艺探索,成本不会低。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预算和风险评估。”
陈遇点了点头,看向一直沉默品茶的吴建国教授。老先生今天穿着一件半旧的中山装,洗得发白,却熨烫得十分平整,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慢悠悠地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小遇这个想法,很有魄力,也切中要害。”吴教授的声音带着老一辈科学家特有的沉稳和笃定,“生物质路径的环保优势毋庸置疑,但要将其打造成真正无敌的‘重剑’,必须在基础物性上实现跨越。我和实验室的几位年轻骨干,最近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钓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钓人生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