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的晨光穿透云层,洒在新落成的“昆仑守护纪念馆”穹顶之上,淡蓝色的玻璃穹顶折射出七彩光芒,照亮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守护信物”——泛黄的《昆仑守护全书》、磨损的青铜令牌、金瞳的本源鳞片、守源者玉佩的复制品,还有第一株人工培育雪绒草的标本,每一件都承载着守护联盟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林野站在纪念馆的序厅,看着墙上滚动播放的影像:十年前,他第一次踏上昆仑时,雪山南麓还是一片荒坡,镜湖水质浑浊,“源”的能量波动剧烈;如今,荒坡变成了绵延数十里的雪绒草花海,镜湖清澈见底,藏羚羊、雪豹等珍稀动物频繁现身,“源”的能量稳定率常年保持在99.5%以上,地脉节点零异常。影像的最后,是守护联盟成员、村民、学员们共同种下“希望林”的画面,稚嫩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叶繁茂,绿意盎然。
“林老师,您看!这是今年学堂新招的学员,最小的才十二岁,是扎西的儿子。”李薇带着一群孩子走进纪念馆,孩子们穿着统一的学堂制服,袖口绣着青铜令牌图案,眼神里满是对过往守护故事的好奇。扎西的儿子小扎西跑到展柜前,指着一枚青铜徽章问:“林老师,这就是您说的‘守护者徽章’吗?我以后也能拿到它吗?”
林野蹲下身,温柔地摸了摸小扎西的头:“当然可以,只要你像爸爸和爷爷一样,用心守护昆仑,总有一天,你也会戴上属于自己的守护者徽章。”他指着展柜里的《昆仑守护日志》,“这里面记录了我们十年间遇到的每一次困难、每一次胜利,你要记住,守护不是一句口号,是在雪地里种下第一株雪绒草的坚持,是在深夜里坚测地脉的坚守,是面对危险时挺身而出的勇气。”
纪念馆的另一侧,阿月正带领着弃源者的后代和地脉引者的家属,参观“和解与共生”展区。展区里陈列着百年前守源者与弃源者的通信手稿、地脉引者改造后用于生态监测的设备,还有三方共同签署的《昆仑生态共治公约》。“我们曾经因为误解而对立,因为执念而冲突,但最终,我们明白守护昆仑的目标是一致的。”阿月的声音温和而坚定,“现在,我们的后代一起学习、一起守护,这就是最好的和解,也是对昆仑最好的承诺。”
金瞳从纪念馆的穹顶飞过,金色的光芒透过玻璃洒在展区里,与陈列的信物交相辉映。他停在“守护兽展区”,这里展示着他十年来参与守护的影像:他用金色光芒净化浊流、用利爪撕裂变异藤蔓、带领学员们巡查雪山,还有他与雪团并肩守护镜湖的画面。“昆仑是我的家园,‘源’是孕育我的力量,守护这里,是我与生俱来的使命。”金瞳的声音在展区里回荡,“未来,我会继续陪伴每一代守护者,直到昆仑永远安宁。”
雪团如今已是昆仑的“生态哨兵”,它带着自己的幼崽,在纪念馆外的雪绒草花海中巡逻。幼崽像雪团当年一样,用鼻子嗅探着地脉的气息,遇到异常就会发出清脆的叫声。林野走到花海旁,看着雪团和幼崽的身影,想起十年前第一次见到雪团时,它还是一只怯生生的小狼,如今已成为守护联盟不可或缺的一员。
当天下午,守护联盟召开了“昆仑守护十年总结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态专家、环保组织代表、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昆仑生态保护的未来。会上,林野发布了《昆仑生态保护十年报告》,报告显示:昆仑植被覆盖率已达65%,珍稀动植物种群数量增长300%,“源”的能量自主调节能力提升至80%,成为全球高原生态保护的典范。
“未来十年,我们计划启动‘昆仑生态走廊’项目,将昆仑的生态保护经验推广到周边区域,形成跨区域的生态保护网络。”林野指着大屏幕上的规划图,“我们还将建立‘昆仑生态基因库’,保存珍稀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的基因,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大会的最后,林野、阿月、金瞳,以及小扎西等新一代守护者代表,共同在纪念馆前种下了一棵“百年守护树”。树苗选用了昆仑特有的耐寒树种,树干上刻着“薪火永燃,守护百年”八个字。林野握着小扎西的手,一起将树苗放入坑中:“这棵树会和你们一起长大,等它长成参天大树时,你们就是昆仑的新一代守护者,要把这份责任传给你们的后代,让昆仑的绿意永远延续,让守护的薪火永远燃烧。”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昆仑的雪山上,也洒在“百年守护树”上。林野站在树旁,看着眼前的景象:纪念馆里的游人络绎不绝,学堂的孩子们在花海中奔跑,村民们在田间劳作,金瞳在天空盘旋,雪团和幼崽在草地上嬉戏,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他知道,十年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但他坚信,只要每一代守护者都能坚守初心、传承使命,只要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守护的行列,昆仑就会永远保持生机与美丽,这份跨越百年的守护之诺,就会永远回荡在雪山之巅,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赞歌。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