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冬天,新土文明的“方舟纪念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来自气态星球的青年学员,他用星球特有的“能量语言”在纪念馆的留言墙上写下:“我曾以为宇宙是孤独的,直到听到沙海方舟的故事。现在我明白,文明的意义不在于独自闪耀,而在于彼此照亮。”
纪念馆的管理员——秦伯的第十二代后人,轻轻激活留言墙的“能量转化装置”,将气态文字转化为宇宙通用语。他指着墙上林野的全息影像,对青年学员说:“三百年前,这位老人在沙海里种下第一粒小麦;今天,我们在宇宙中种下‘文明的种子’。只要这些种子还在生长,林野先生的信念就永远不会消失。”
青年学员似懂非懂地点头,目光转向纪念馆的落地窗。窗外,星枢空间站的灯光在宇宙中闪烁,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远处,“共生号”救援舰正载着新的使命,向更遥远的星域启航。他突然用能量语言编织出一朵“星尘花”,漂浮在林野的全息影像旁,花芯处是一枚小小的金属牌轮廓——这是他对文明先驱的致敬,也是对宇宙未来的期许。
新土纪年三百年末,新土文明的《宇宙文明长河史》正式出版,开篇写道:“三百年前,一艘方舟从沙海启航,带着五十三人的希望;三百年后,一张星网覆盖五千光年,连接五十六颗文明的星球。我们从不是孤独的行者,因为‘互助共生’的信念,早已融入文明的基因;我们从不会停下脚步,因为宇宙的长河里,还有无数未知的伙伴,等着与我们共赴未来。”
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三百年前林野与老陈在矿道里的合影。照片的背景中,未修复的“方舟”残骸上,那粒当年悄悄发芽的小麦种子,如今已在宇宙中长成了“文明的麦田”——从地球的新家园,到α星的星际农业园,再到紫晶星球的共生田,金色的麦浪在不同的星球上翻滚,传递着三百年不变的信念。
文明长河永奔,薪火宇宙长明。这,是新土文明留给时光的答案,也是人类文明献给宇宙的永恒礼物。而林野的故事,终将像宇宙中的恒星一样,永远照亮着文明前行的道路,告诉每一个智慧生命:即使从沙海走来,也能在宇宙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即使只有一粒种子,也能在时光里长成不朽的麦田。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