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纪年三百年春,“宇宙共生联盟”的“文明长河盛典”在星枢空间站核心舱举行。舱内穹顶投射着跨越五千光年的“文明星图”,图中五十六颗文明光点如星辰般璀璨,光带交织成网,将前文明遗址、跨星农业园、星际生态保护区串联成线——新土文明的金属牌微光始终闪耀在星图中心,与紫晶星球的叶脉水晶、深海文明的珊瑚图腾、极寒星球的冰魄石共同构成“文明共生图腾”,下方刻着林野流传三百年的箴言:“薪火不熄,文明永生”。
“各位盟友,今天我们不仅纪念新土文明三百年,更要启动‘星际文明学院’全球招生!”现任新土文明联盟首席执政官——风芽的第九代后人,站在悬浮讲台上,身后的全息屏展示着学院的课程体系:从“沙海文明史”到“跨星生态技术”,从“宇宙语言交流”到“星际危机应对”,涵盖三十余个学科,首批学员将来自五十六个文明的青年精英。“这不是一所学院,而是宇宙文明的‘传承熔炉’,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
庆典现场,来自前文明遗址的考古学家团队带来了重大发现——在“宜居带β星”的前文明城市废墟中,出土了一块刻有“互助共生”字样的石碑,文字结构与新土文明的古文字高度相似。“这证明前文明曾践行过同样的理念,”考古学家激动地展示石碑全息影像,“他们或许也曾试图连接宇宙文明,却因意外中断了脚步。现在,我们正在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石碑的发现让庆典现场陷入沸腾,星网实时转播的画面中,五十六个文明的家园同时响起欢呼声。紫晶星球的居民用发光植物拼出“文明同源”的图案,深海文明的生物群发出和谐的波动频率,极寒星球的孩童堆起“跨星雪人”,雪人手里捧着新培育的“三百年纪念小麦”——这是新土农业学家与十余个文明共同研发的品种,能在七种不同星球环境中生长,象征着文明的适应性与包容性。
就在这时,空间站的“星际预警系统”突然传来警报,星图边缘的“暗物质带”出现异常波动,可能引发跨星域的“空间震颤”,波及三个边缘文明的家园。新土文明的首席科学家迅速调取数据,发现暗物质带的波动规律与前文明数据库中的“空间稳定方案”高度吻合。“启动‘跨星互助预案’!”执政官果断下令,“让距离最近的五个文明派出救援飞船,携带‘空间稳定装置’,我们从空间站调配冷凝能源核心,务必在七十二小时内稳定暗物质带!”
指令下达后,五十六个文明的代表纷纷响应:火山文明提供耐高温的“熔岩合金”部件,星云星球派出最先进的“星尘导航舰”,连刚加入联盟的“气态星球文明”都贡献了能检测暗物质的“粒子传感器”。短短两小时,一支由多文明组成的“空间救援队”便整装待发,救援旗舰“共生号”的舰身上,镌刻着五十六个文明的图腾,舱内存放着林野的金属牌复制品与《宇宙共生宣言》。
救援队出发那天,所有联盟星球都升起了“互助旗”。地球新家园的“方舟纪念馆”前,人们捧着小麦种子为救援队祈福;α星的星际农业园里,移民们放飞了载有文明信物的“星尘纸鸢”;紫晶星球的共生植物群发出强烈的光芒,形成跨越星域的“能量祝福带”。当“共生号”穿越暗物质带时,舰长通过星网向所有文明播报:“我们带着三百年的传承出发,带着五十六个文明的信任前行。暗物质带可以阻挡光线,但挡不住文明互助的决心!”
三天后,救援队成功稳定了暗物质带,边缘文明的领袖通过星网向所有盟友表达感谢:“在我们最危难的时候,是联盟的‘文明之网’保护了我们。这份情谊,会像我们星球的恒星一样,永远温暖明亮。”
这次危机后,“宇宙共生联盟”召开了“三百年发展会议”,决定在星网基础上增设“文明应急基金”,用于应对跨星域的突发危机,同时启动“前文明技术破译计划”,联合五十六个文明的智慧,挖掘前文明的技术遗产。执政官在会议上说道:“林野先生当年从沙海突围时,靠的是五十多人的互相扶持;今天,我们守护宇宙文明,靠的是五十六个文明的携手同行。只有让文明的‘长河’永远奔涌,让互助的‘薪火’永远明亮,宇宙的和平与共荣才能真正实现。”
新土纪年三百年秋,“星际文明学院”迎来首批学员。开学典礼上,来自地球的学员代表捧着林野的原始金属牌复制品,来自紫晶星球的学员代表展示叶脉水晶,来自深海文明的学员代表带来珊瑚图腾——这些信物被共同放入学院的“文明传承柜”,成为所有学员的精神象征。学院的第一课,便是由新土文明的历史学家讲述“沙海方舟”的故事,当讲到林野带领五十多人穿越死亡沙海时,所有学员都自发起立,向这位文明先驱致以最高敬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