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纪年六年夏,一场盛大的“绿洲节”正在新家园举行。观沙台被装点得格外热闹,青丘部落的族人用鲜花编织成拱门,溪谷部落的妇人在石板路上撒满花瓣,红石部落的工匠打造了一座巨大的“绿潮雕塑”——雕塑主体是缠绕着锁沙藤的“方舟”模型,底座刻着各族群的图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林野站在雕塑旁,看着陆续赶来的客人——有来自南方“碧水营地”的渔民,他们带来了新鲜的鱼干和水上航行技术;有来自北方“雪岭部落”的猎人,他们带来了耐寒的兽皮和雪山草药;还有从“黑石城遗址”来的勘探队,他们发现了前文明的“能源储备库”,正邀请新家园的机械师共同研究。
“林首领,这是我们营地的‘水纹图’,”碧水营地的首领递来一卷羊皮地图,上面标注着沙海边缘的河流与湖泊,“有了它,我们可以开通水上运输线,以后物资往来就更方便了。”
林野接过地图,心里满是感慨——六年前,新家园还只是矿道里一群挣扎求生的流浪者;如今,它已成了沙海边缘的文明中心,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族群前来结盟。他看向不远处的传承学院,孩子们正围着雪岭部落的猎人,好奇地触摸着耐寒兽皮,眼里闪烁着对世界的向往。
“林哥!能源探测队传回消息,前文明的能源储备库保存完好,里面的‘冷凝能源块’还能使用!”赵虎快步走来,他如今已是“对外联络部”的负责人,常年奔波在各个营地之间。他手里拿着一块泛着银光的能源块,“这种能源块能为气候调节仪提供更持久的动力,还能驱动大型机械,我们以后开垦土地的速度会更快!”
林野接过能源块,指尖能感受到它蕴含的稳定能量——这正是修复“方舟”深层功能的关键。他立刻召集机械师与红石部落的工匠,制定研究计划:“先提取部分能源测试,确保安全后,再用于气候调节仪和新机械的研发。”
绿洲节的最后一天,新家园举行了“同盟誓约”仪式。来自七个族群、十二个营地的代表,共同在《新土同盟公约》上签下名字,约定共享资源、共研技术、共守家园、共抗沙暴。仪式结束后,所有人围着篝火跳起了传统舞蹈,不同族群的歌谣交织在一起,像一曲跨越地域的文明赞歌。
接下来的半年,新家园迎来了飞速发展。在冷凝能源块的驱动下,气候调节仪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一百公里,沙海边缘的降水量持续稳定,曾经干涸的河流重新焕发生机;机械师们研发出“自动播种机”和“智能灌溉系统”,新土平原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两倍,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向周边营地提供粮食援助;红石部落的工匠则打造了“防风列车”,能在沙海边缘安全行驶,大大缩短了各营地之间的距离。
这年冬天,新家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来自“东海部落”的老者,他带来了一本传承了千年的“航海日志”,上面记载着前文明时期“东海”的位置。“传说中,东海有永不干涸的水源,有肥沃的岛屿,”老者抚摸着泛黄的日志,“我听说新家园能驯服沙海,便想来请你们帮忙,寻找失落的东海。”
林野看着日志上的航海图,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这不仅是寻找一片新的土地,更是探索前文明的历史,延续人类文明的脉络。他立刻组织“远航筹备队”,整合各族群的优势:碧水营地的渔民负责打造船只,雪岭部落的猎人负责储备干粮,红石部落的工匠负责制作航海设备,机械师们则研发“海上导航仪”。
新土纪年七年春,“远航号”在新开辟的“新月港”启航。林野站在船头,看着渐渐远去的新家园,心里满是不舍,却也充满了期待。风启站在码头,挥动着青丘部落的“引路旗”,高声喊道:“带着新土的火种,去寻找更广阔的世界!我们等你回来!”
远航的日子充满了挑战——他们穿越过狭窄的“海峡峡谷”,避开过危险的“暗礁区”,抵御过突如其来的“海上沙暴”。但每当遇到困难,船员们都会想起新家园的支持,想起同盟的约定,一次次克服难关。
三个月后,“远航号”终于抵达了东海——一片蔚蓝的大海出现在眼前,海面上漂浮着零星的岛屿,岛上长满了绿色的植物,远处的海鸟在天空翱翔。船员们激动地欢呼起来,老者更是泪流满面:“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失落的东海!”
林野登上一座岛屿,看着肥沃的土壤和清澈的水源,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立刻派人返回新家园报信,同时组织船员搭建临时营地,开始勘探岛屿资源。在岛屿的深处,他们发现了前文明的“海洋观测站”,里面保存着完整的海洋生态数据和航海技术资料。
半年后,林野带着丰硕的成果返回新家园。他不仅带回了东海的地图和资源数据,还带回了新的农作物种子和航海技术。新家园的人们早已在码头等候,阿雅抱着一本新编写的“新土地理志”,兴奋地说:“我们把东海的故事写进了地理志,以后孩子们都会知道,我们的家园不仅有绿洲,还有大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