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驶近东部渔业据点时,林野先看到了一片波光——旧世界留下的水库卧在戈壁洼地间,像一块深蓝色的宝石,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偶尔有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这是联盟境内少有的大型水源,也是渔业据点的生存根基。
“终于到了!”据点首领老何快步迎上来,他穿着防水胶鞋,裤脚沾着泥点,手里提着一个竹编鱼篓,“里面刚捞的鲫鱼,你们尝尝鲜!”鱼篓里的鲫鱼鲜活蹦跳,银灰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这在物资匮乏的烬土上,算得上是难得的珍馐。
跟着老何走到水库边,林野才发现据点的困境——岸边的水质有些浑浊,水面漂浮着少量枯草和垃圾,几个渔民正划着木船,用简陋的渔网捕鱼,网里的鱼大多体型瘦小。“水库的水越来越浑,”老何叹了口气,“鱼苗存活率不到三成,要是再这样下去,我们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
苏晓立刻拿出水质检测工具,舀了一瓶水库水。试剂滴入后,水样渐渐变成浅红色。“水质富营养化,还有轻微污染,”她眉头微蹙,“这样的水不仅影响鱼苗存活,人喝了也可能生病。”
林野蹲下身,观察着水库的地形:“我们先建一套过滤系统,把岸边的污水过滤后再排入水库,再在水库里种些水生植物,吸收多余的营养,改善水质。”老吴也凑过来,指着水库上游:“那里有个旧水闸,我们可以改造一下,控制水流速度,让泥沙沉淀,减少浑浊。”
当天下午,改造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阿凯带着渔民们拆除水库边的废弃建筑,清理水面的垃圾和枯草;林野和老吴则负责搭建过滤系统——用东部工业据点生产的滤网和砂石,搭建了三级过滤池,污水经过过滤后,变得清澈见底;苏晓则在水库浅水区种植水生植物,如芦苇、水葫芦,既能净化水质,又能为鱼类提供栖息的场所。
老何看着忙碌的众人,眼里满是希望:“以前总觉得,水库的水只能这样了,没想到还能改造得这么清澈。等水质好了,我们就能养更多的鱼,给联盟的人送去新鲜的水产。”林野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不止是养鱼,水质改善后,还能用来灌溉周边的农田,让这里变成鱼米之乡。”
接下来的几天,水库渐渐变了模样——水面的垃圾被清理干净,过滤系统日夜运转,浑浊的污水变成了清水,流入水库后,原本浑浊的水面也渐渐变得清澈。苏晓种的水生植物在浅水区扎了根,绿油油的叶片浮在水面,吸引了不少小鱼小虾前来栖息。
老吴改造的水闸也发挥了作用——控制水流速度后,水库里的泥沙渐渐沉淀,水质更加清澈。他还在水闸旁装了太阳能监测仪,实时监测水温、水质和水位,方便渔民及时调整养殖策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精准掌握水库的情况,再也不用靠经验摸索了。”老吴对老何说。
这天清晨,渔民们第一次用改造后的水库水投放新鱼苗。看着小鱼苗在清澈的水里欢快地游动,老何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少年了,终于能看到这么有活力的鱼苗了!”林野也格外高兴,他和阿凯一起,帮渔民们搭建了简易的网箱,用来培育优质鱼苗,提高存活率。
苏晓则在据点里开设了“渔业卫生课”,教渔民们如何处理死鱼、如何消毒渔网,预防鱼类疾病。“鱼类生病不仅会影响存活率,还可能污染水质,”她边说边示范消毒流程,“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大大减少损失。”
傍晚的时候,渔民们第一次用新渔网捕鱼。网刚拉出水面,就传来一阵欢呼——网里的鱼又大又肥,数量比以前多了一倍还多。老何挑了几条最大的鱼,亲自下厨,做了一锅鲜美的鱼汤。大家围坐在水库边,喝着鱼汤,聊着天,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鱼汤比以前鲜多了!”阿凯喝了一口,忍不住称赞,“等以后鱼苗长大了,我们就能给联盟的每个基地都送去新鲜的鱼,让大家都尝尝鲜。”老何点点头:“我们还可以腌制咸鱼、晒鱼干,方便运输,让偏远的基地也能吃到水产。”
离开那天,老何和渔民们都来送行。他们给联盟带来了新鲜的鱼干和几箱优质鱼苗:“这些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感谢联盟帮我们改善了水库。以后只要联盟需要,我们渔业据点一定全力以赴,提供更多的水产。”
装甲车驶离东部渔业据点时,林野回头看了一眼——水库的水清澈见底,水生植物在风中摇曳,渔民们划着木船,正在水库里捕鱼,夕阳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金子。他知道,这里的碧水已经育出了生机,渔业的希望已经生根,未来,会有更多的新鲜水产运往联盟的各个基地,让大家的餐桌更加丰富,让文明的重建之路更加坚实。
“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阿凯握着方向盘,笑着问。林野打开联盟地图,指了指中部的一个贸易据点:“那里是联盟的物资集散地,最近人流越来越多,需要我们帮忙搭建更多的仓库和交易市场,规范贸易流程,让联盟的物资流通更顺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