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驶进东部工业据点时,林野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成片的旧世界厂房矗立在戈壁上,虽然墙体斑驳、玻璃破碎,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规模。生锈的传送带缠绕在厂房外,巨大的烟囱直指天空,像一群沉默的巨人,守着这片沉睡的工业遗迹。
“这就是当年的重型机械厂,”据点首领老郑走过来,他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手里拿着一把扳手,“旧世界崩塌后,大部分机器都坏了,我们只勉强修好了两台车床,连简单的零件都难加工。”
林野跟着老郑走进主厂房,里面昏暗潮湿,阳光透过破碎的天窗洒下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几台巨大的机床蒙着厚厚的灰尘,传送带早已锈死,只有角落的两台小车床还在运转,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几个工人正围着车床,费力地加工着一块铁皮。
“先检查机器的核心部件。”林野放下工具包,拿出手电筒,爬上一台大型机床。机床的主轴锈迹斑斑,电路也早已老化,但核心的齿轮和轴承还完好无损。“还能修,”林野跳下机床,眼里满是兴奋,“只要更换老化的电路,清理齿轮和轴承,再加上新的润滑油,这些机器就能重新运转。”
老吴也凑过来,看着机床的动力系统:“我们可以把太阳能发电站的电力引过来,替代原来的燃油动力,既环保又节省资源。”阿凯则在厂房里转悠,发现了几间存放零件的仓库:“里面还有不少完好的齿轮和轴承,省得我们再重新制作了。”
当天下午,修复工作就正式开始。林野和阿凯负责拆解机床的核心部件,用除锈剂清理齿轮上的锈迹,再用润滑油保养轴承;老吴则带着人改造动力系统,将太阳能电缆接入机床的电路;苏晓则在厂房外搭建了临时医疗点,准备好处理外伤的药物——工业维修难免会有磕碰,她要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老郑看着忙碌的众人,眼眶有些发红:“我父亲当年就是这里的工程师,他总说,机器是文明的骨架,只要骨架还在,文明就不会倒。今天看到你们,我终于相信这句话了。”
林野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我们不仅要修好机器,还要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后,这里可以生产装甲车的零件、农业用的工具,甚至是建设用的钢材,为整个联盟提供支持。”
接下来的几天,厂房里一片热火朝天。林野教会了工人们如何检测齿轮精度、如何更换电路;阿凯则改造了传送带,让它能自动运输零件;老吴成功将太阳能电力接入所有机床,按下开关时,机床发出了久违的“轰隆”声,虽然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苏晓也没闲着,她给工人们讲解工业安全知识,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装备,还在厂房里设置了急救箱,确保随时能处理突发情况。“安全是第一位的,”苏晓对工人们说,“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建设家园。”
这天傍晚,第一台修复完成的大型机床正式投产——它加工出了一根装甲车的传动轴,精度远超手工制作。老郑拿着传动轴,激动得手都在抖:“太好了!有了这台机床,我们就能修复更多的装甲车,联盟的巡逻队就更安全了!”
工人们也欢呼起来,围着机床拍手叫好。林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成就感——他知道,这台机床的重启,不仅是工业的重燃,更是文明重建的重要一步。
当晚,据点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投产宴”。大家围坐在厂房里,吃着烤肉,喝着啤酒,看着运转的机床,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老郑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旧世界时的机械厂,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以后,我们要让这里比照片上更热闹,”老郑看着照片,语气坚定,“我们要让联盟的每一个基地,都用上我们生产的零件和工具。”
林野接过照片,认真地看了看:“会的,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做到。明天,我们开始修复第二台机床,争取早日让整个机械厂恢复生产。”
接下来的一周,第二台、第三台机床陆续修复完成。林野还和老郑一起,设计了新的生产线——从零件加工到组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能高效地生产装甲车零件、农业机械和建筑钢材。
消息传到联盟总部,城主特意发来无线电祝贺:“东部工业据点的重启,是联盟发展的里程碑!以后,我们就能自主生产装备,再也不用依赖旧世界的遗迹了!”
其他基地也纷纷发来订单——西部据点需要农业机械,北部据点需要取暖设备,绿洲新城需要太阳能板的支架,东部工业据点瞬间成了联盟的“重工心脏”。
离开那天,老郑带着工人们来送行。他递给林野一个精致的金属徽章,上面刻着机床的图案:“这是我们用第一台机床加工的徽章,送给你,代表我们东部工业据点对联盟的感谢。以后,只要联盟需要,我们随时能生产出最好的装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