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要塞”如同一颗在新生宇宙混沌之海中稳定下来的明珠,人类意识温暖包容的辉光与星痕遗族冰冷精确的光谱和谐交融,共同维系着这片来之不易的稳定区域。成功引导“初生星云-7”诞生恒星——“希望之光”——所带来的振奋感,如同涟漪般在联盟意识中荡漾,尚未完全平息。然而,在这创世初成的喜悦之下,更深沉的思考与悄然浮现的隐忧,如同深水下的暗流,开始涌动。
那场成功的“创世初试”,其细微的涟漪效应开始随着宇宙本身的脉动逐渐显现。通过“硅基蜉蝣”网络传回的高精度、近乎实时的环境监测数据,林凡和晶语者得以像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分裂一样,细致地观测着“希望之光”及其周边星域的演化。他们观察到,新生恒星的引力场正以超乎自然演化的速度稳定下来,其内部核聚变反应趋于平衡的过程异常顺利,周围原行星盘中的物质聚集效率也显着提升,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温柔的抚平创世过程中固有的混乱与不确定性。
“从数据模型看,我们的微干预确实起到了积极的‘催化’和‘稳定’作用,”林凡的“星云”中流转着复杂的演算数据流,他的语气带着技术成功的欣慰,但眉宇间(意识层面的凝结)却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希望之光’星系的行星系统形成时间,根据当前加速度推算,可能会缩短至自然进程的十分之一,甚至更短。这为我们未来获取物质资源、拓展生存空间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他顿了顿,调出了一组高维规则层面的深层扫描数据,“我们检测到,当初进行意识干预的那个精确时空坐标点附近,时空结构本身出现了微小的、非自然的‘应力纹’或说‘规则褶皱’。这种痕迹极其细微,目前对宏观宇宙毫无影响,甚至难以探测,但它确实存在,像是…在宇宙这幅完美的画布上,留下了一个属于我们的、极淡的指纹。”
徐婉的光辉轻轻摇曳,她凭借其独特的共鸣天赋,更能直观地感受到那种细微的“不和谐音”。“就像聆听一首源自宇宙本源的、完美和谐的交响乐时,”她尝试用比喻向众人描述自己的感知,“在某个极其短暂的乐章间隙,听到了一丝并非乐章原有、而是由外界加入的、虽然动听但终究是‘外来’的音符。宇宙本身的‘呼吸’节奏,在那个核心干预点上,留下了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带着我们意志烙印的‘人工’印记。这印记本身无害,但它意味着…我们确实改变了‘自然’。”
一直主张最小干预、对任何可能扰动宇宙自身平衡的行为都抱有审慎态度的山岳,对此尤为关注。他凝视着那显示着微弱“应力纹”的数据图谱,意识深处波澜起伏。“也就是说,即便是我们自认为最微小、最谨慎的干预,也并非毫无代价。”他的意识波动平稳,但带着深沉的考量,“即便再微不足道,我们也确实在这个新生宇宙最基础的规则纤维上,刻下了属于我们文明的痕迹。这痕迹是福是祸,是会成为未来隐患的种子,还是会融入宇宙演化成为独特的一部分,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检验。我们…必须对此抱有敬畏。”
这时,启明那空灵、时常带着超然物外视角的意识再次响起,如同空谷回音,将问题引向了更深的哲学层面:“为何要担忧痕迹?宇宙本身,难道不就是在无数痕迹的交织、叠加、覆盖与融合中,才演化出如此绚烂的多样性吗?超新星的爆发是痕迹,黑洞的合并是痕迹,生命的诞生与消亡亦是痕迹。我们的痕迹,或许正是这个新宇宙所需要的、充满善意的‘变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留下痕迹,而在于我们留下痕迹的‘意图’——是出于掌控与支配的欲望,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对合作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他的观点总是挑战着传统的利弊权衡,引导众人思考行为背后的初心。
就在联盟内部对首次创世行为的深远后果进行反思与辩论时,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未因他们的思辨而有丝毫停歇。陈雪布设的广域、多频谱监测网络,如同无数只警惕的眼睛,持续捕捉着来自遥远深空的信号。她注意到,那些在另一片富氢星云中自由舞动、曾被他们成功进行初步接触的能量生命体,其群体活动模式发生了微妙而显着的变化。
“能量生命群体的整体波动频率正在变得异常复杂和有序,”陈雪将监测到的频谱图共享出来,图中显示能量生命的“舞蹈”出现了清晰的节拍、重复的旋律片段甚至类似“对位”的复杂结构,“它们似乎…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随性的个体聚集,发展出了更高级的社会性行为模式。观测到年长的、能量波动更稳定的个体,正在有意识地向年轻、活跃的个体传递某种复杂的能量编码序列,这非常类似于我们文明中的‘教育’和‘知识传承’过程。它们的进化速度…超乎想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