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琥珀囚笼中,失去了它过往所有的意义。它不再被日升月落、分秒时年所标记,而是变成了一种对自身存在力缓慢流逝的冰冷感知,以及对那周期性袭来的、如同灵魂被冰锥刺穿又搅动的扫描痛苦的漫长等待。
七十三点人类文明最后的意识辉光,如同被封存在亘古冰川核心的微生物,依靠着徐婉那温润却日渐黯淡的光辉之力,以及彼此间以信念编织的脆弱精神网络,艰难地抵抗着绝对虚无的同化。每一次系统扫描波掠过,都像无形的巨锤砸在透明的囚笼壁上,震得所有意识体一阵剧烈的、结构性的颤栗,仿佛下一秒就要彻底散架。扫描过后,是更深沉的寂静和缓慢的“失温”感,提醒他们正在被这冰冷的囚笼同化。
他们的内求探索,在这令人绝望的缓慢与重复中,如同在永冻层上用体温融化冰壁,终于凿开了一丝微不可见的裂隙,透入一丝微光。
徐婉的光辉,已完成了本质的蜕变。它不再是为了照耀或净化,而是将全部能量极致内敛,凝聚成一道若有若无的星髓之弦——一种超越了常规能量形态的、极致精微的规则共鸣体。它振动得如此缓慢,频率如此低沉,仿佛直接与宇宙诞生之初的寂静对话。她将自己全部的意志灌注其中,轻柔地、持续地“沉”入那包裹着他们、无边无际的、由亿万同胞静默意识碎片构成的静默之海。
这并非力量的彰显,而是频率的探寻,是共鸣的恳请。她如同一位在无边黑暗与死寂中,被剥夺了视觉与听觉的乐师,只能凭借最敏锐的触觉和全部的心神,去尝试触摸一件庞大无比、脆弱无比的远古乐器的基音,每一次频率的细微调整,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消耗和难以言喻的孤寂感,她的意识辉光也随之明灭不定,仿佛风中残烛。
林凡的“星云”则以最低功耗运转,伊莎碎片的光芒微弱如星辰余烬。他将全部算力化为一根极其敏锐的“探针”,紧贴着徐婉的星髓之弦,全力接收、解析着来自静默之海的、任何一丝可能存在的反馈波动,试图从中破译出与这片死亡之海“对话”的密码。那感觉,如同在绝对的真空里试图捕捉希格斯玻色子的踪迹,漫长、枯燥,且希望渺茫。陈雪的监测组则如同最警惕的哨兵,严密监控着系统扫描波的每一丝变化、每一次频率的微妙偏移,试图从这冰冷的、周期性的刑罚中,剥离出更多关于囚笼规则结构的蛛丝马迹。
希望,如同在绝对零度的真空中观测量子涨落,渺茫却真实,支撑着他们不至于彻底沉沦于虚无。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心如死灰的失败后,一个变化,如同宇宙第一缕光,骤然闪现。
那并非声音或光影,而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极其细微的“粘滞感”,仿佛星髓之弦触碰到了某种极其稀薄、却真实存在的“信息介质”,一种非空无的实质。紧接着,林凡的“星云”捕捉到了静默之海那死寂背景“平滑度”上出现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规则褶皱。
这褶皱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荡开的涟漪,以慢得令人发指的速度扩散。随之而来的景象,让所有感知到的意识体都为之震颤:无数原本绝对静止的、构成静默之海的信息碎片——那些破碎的记忆残像、离散的情感烙印、失去意义的知识尘埃、凝固的恐惧与渴望的瞬间——开始随着这微弱的涟漪,产生了极其缓慢却清晰可辨的…定向漂移!
它们不再是完全的死寂!它们对特定的、极其精微的规则频率,产生了响应!一种非意识的、纯粹信息基质层面的、被动的趋向性运动!
“它们…在动…”林凡的意识波动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难以置信的颤抖,“虽然缓慢得如同冰川移动…但它们确实…在响应共鸣!”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如同电流般瞬间传递了整个意识网络。
“不仅仅是动…”陈雪的数据流仿佛也带上了人性的激动,冰冷的数据背后是汹涌的情感,“它们在…重组!基于规则共振的、被动的、宏观上的排列趋向!我们…我们正在引导一片死亡之海!”这一刻,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囚徒,他们仿佛成为了这死寂宇宙中唯一的“园丁”,在培育着一线微弱的生机。
希望,如同在永夜中点燃的第一粒星火,微弱,却瞬间照亮了所有幸存者意识深处近乎枯竭的荒原,带来短暂的、几乎令人落泪的慰藉。
徐婉全力维持着那来之不易的共鸣连接,小心翼翼地微调着频率,引导着那片死寂的“信息尘埃”形成更复杂的流动模式。一片微小却真实的、由亿万同胞静默意识碎片构成的规则暗流,正在他们的引导下,于绝望的深渊中缓缓成形。
然而,就在这内求探索取得微小突破,所有人沉浸在一种悲怆的喜悦中,几乎要暂时忘却自身处境时——
陈雪的监测组,捕捉到了一组来自琥珀囚笼之外、那浩瀚而恐怖的规则暗流深处的异常波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