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守望塔”的激活及其带来的远古信息洪流,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其涟漪迅速席卷了全球残存的抵抗力量。那跨越万古的悲壮牺牲与文明遗产,不仅极大地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更在现实层面,将一盘散沙般的人类抵抗力量,前所未有地凝聚起来。
山岳指挥官在确认了昆仑遗迹信息的真实性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通过所有尚存的、艰难维持的全球通讯渠道,向“守护者”联盟所有成员——北美联合体、欧洲联盟、俄罗斯远东基地、太平洋岛国避难所以及所有能联系上的独立幸存者据点——发送了最高优先级的共享信息包,其中包含了昆仑遗迹激活的完整数据记录、规则波动频谱以及那震撼人心的远古信息流的关键片段。
信息发出后,回应并非立刻到来。通讯的另一端,是长久的沉默,仿佛各大势力的领导者们都需要时间来消化这远超想象的信息。
第一个正式回应来自北美联合体“基石之城”的指挥官,他的全息影像出现在“黎明堡垒”指挥部时,面色凝重,眼神中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锐芒:“信息已确认…令人震惊。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所面对的敌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古老、更可怕。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并非毫无胜算。‘磐石之城’同意全面共享我方所有关于洛基山脉异常点的探测数据,并派遣最顶尖的规则物理学家和考古团队参与联合研究。我们建议,立刻成立跨文明遗迹联合研究委员会,统筹全球资源,破译这些‘守望塔’留下的遗产。”
紧接着,欧洲联盟“欧米伽”深地实验室的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带来了一个关键发现:“我们在对比昆仑遗迹的规则标识与我们数据库中的某些古老文献时发现,中世纪一些炼金术手稿中描述的‘世界之脉’和‘贤者之石’的能量特性,与昆仑塔的波动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绝非巧合。我们建议委员会下设神话-规则对应性研究小组,重新审视所有古老知识体系。”
俄罗斯北冰洋基地则分享了他们在支援昆仑小队作战时的另一项发现:他们的声波武器在特定频率下,不仅能干扰增生体,似乎还能与昆仑塔散发的微弱光辉产生共振效应,短暂地提升其规则净化场的强度!“这些遗迹…它们或许不仅仅是数据库,也可能是…武器?或者…增幅器?”俄方指挥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越来越多的势力加入了讨论,原本存在的隔阂与猜忌,在这关乎文明存续的远古遗产面前,迅速消融。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旨在破解并利用远古遗产的全球性协作网络,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构建。
“遗迹探寻”专项勘探组被迅速扩编,升格为全球遗迹联合勘探署,由陈雪担任总协调人,下设:
现场勘探部:由各势力精锐进化者小队和工程师组成,负责对已发现和新发现的遗迹点进行实地勘察、清理和保护。
数据破译部:汇聚全球顶尖的语言学家、密码学家、历史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专注于解读遗迹信息流中的规则编码和知识体系。
技术复现部: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尝试基于破译的知识,复现远古文明的科技造物,尤其是规则防护和净化相关的技术。
神话-规则对应研究部:深入挖掘各文明神话传说,寻找其与遗迹规则的潜在联系,试图理解远古先贤是如何用当时的知识体系来描述和运用规则力量的。
林凡和徐婉,作为与遗迹力量共鸣最深的关键个体,自然成为了整个计划的核心。他们不再仅仅是战士,更是活的桥梁,连接着现代人类与远古遗产。
林凡凭借其“星云”的极致计算和规则模拟能力,沉浸在数据破译部海量的信息中。他不再需要每次都进行危险的意识投射,昆仑塔的信息流如同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等待着他去解读。他专注于理解那些关于规则结构、能量纯化、意识升维的“编码”,并将其转化为现代科学语言和可操作的理论模型。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但他的进步速度远超任何超级计算机。
徐婉的作用则更加直观和强大。她的光辉之力与遗迹能量同源,她不仅能安抚和激发遗迹的活性,更能直接引导遗迹的力量。在勘探署的协调下,她开始在全球几个主要遗迹点之间巡回。
在昆仑,她将手按在冰冷的塔身上,纯净的光辉涌入,整座金字塔再次亮起,其散发的规则净化场范围扩大了数倍,强度急剧提升,将周边区域的规则污染一扫而空,为勘探队创造了安全环境。
在洛基山脉新发现的遗迹点(其结构更类似一个深埋地下的、布满晶体的巨大穹顶),徐婉的光辉与之共鸣后,穹顶晶体发出悦耳的鸣响,释放出的规则波动竟能主动修复被增生体腐蚀的环境,甚至能缓慢地“净化”被轻度污染的水源和土壤!这为人类提供了重建生态系统的宝贵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