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共和国最高战略联席会议的决议,如同最高效的齿轮,开始轰然转动。位于冰川峡谷的“零号圣所”前线指挥部——“守望”基地,以惊人的速度从蓝图变为现实。
更多的华夏共和国北方军区的精锐部队被调入,但他们接到的命令并非强攻,而是构筑一道铁桶般的防御圈。最新型的侦测塔、能量干扰器、以及地对空导弹系统被部署在峡谷四周的制高点上,它们的目标指向天空和外界,将圣所牢牢守护在中心。基地内部,临时营房、研究中心、通讯枢纽拔地而起,与圣所古老的金属结构形成了奇异而又协调的共存景象。
山岳指挥官坐镇中央指挥帐,统筹全局,眼神锐利如鹰,时刻关注着任何风吹草动。陈雪研究员则带领着她的团队,以及后方科学院紧急增派来的各领域顶尖专家,一头扎进了与圣所的数据对接和初步研究中。大量的非侵入式传感器通过气闸通道送入圣所外围,小心翼翼地收集着能量读数、环境参数,试图理解这座远古遗迹的运行法则。
而林凡,这位新任的“特别技术顾问”,则肩负起了两项最为关键和紧迫的任务。
第一项,便是协助陈雪,启动“方舟”计划的第一阶段——训练那四名军方进化者战士(岩犀、深瞳及其两名队友,代号“铁幕”和“灵雀”),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一套安全可靠的进化者训练手册。
训练场被设置在圣所外围一个经过清理的广阔舱室内。这里原本似乎是某种仓储区,如今被临时改造,地面铺设了抗冲击材料,周围架设了高精度的生命体征与能量波动监测设备。
林凡站在四人面前,老王、赵强、张浩在一旁辅助,刘媛则负责医疗监测。陈雪和她的几名助手则在观察区紧张地记录着数据。
“感觉如何?”林凡看着眼前四名气息明显比之前更凝练、眼神中也多了几分自信的战士。
“报告林顾问!感觉好极了!”岩犀声音洪亮,用力握了握拳,空气中发出一声细微的音爆,“从来没这么…掌控自如过!”
深瞳则相对沉稳,他微微闭眼,随即睁开:“感知范围扩大了百分之三十左右,对能量流动的捕捉也更清晰了。”
铁幕(能力偏向防御和力量)和灵雀(能力偏向敏捷和能量微操)也纷纷点头,表示对自身新增的力量有了初步的把握。
“很好。”林凡点头,“圣所的能量强化,相当于给你们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疏通了阻塞的河道。但接下来,能在这河道里积蓄多少水,能驾驭多强的洪流,靠的是你们自己的锤炼和领悟。”
他开始了第一项训练——能量精细控制。并非什么高深技巧,而是最基础的:凝聚能量于指尖,形成一颗稳定的、亮度恒定的能量光球,并维持十分钟。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难。能量不同于肌肉,它无形无质,躁动不安。岩犀憋得脸红脖子粗,手中的光球忽明忽暗,像接触不良的灯泡;铁幕的光球倒是稳定,却过于硕大且难以维持形状;灵雀的光球能变幻形状,却无法稳定亮度;唯有深瞳,凭借其优异的感知力,最先找到了节奏,凝聚出一颗相对稳定的光球。
老王在一旁抱着胳膊,嘿嘿一笑:“小子们,别以为得了天大的好处就能一步登天。林医生当初在虚拟舱里,练这玩意儿练到吐,训练了不下万次!”
他的“风凉话”反而激起了战士们的斗志。他们摒弃浮躁,全身心投入这看似枯燥的基础训练中。林凡则穿梭其间,不时出言指点,引导他们去感受自身能量的“呼吸”与“节奏”。伊莎通过林凡的意识分形,也在默默分析着每个人的能量特征差异,优化着训练方案。
训练是艰苦的,失败是常态。但没有人抱怨。他们都知道,这每一点进步,都意味着在未来可能面对的恐怖敌人面前,多了一分生存的希望。
就在训练如火如荼进行时,陈雪那边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但至关重要的进展。
通过对圣所传输的、经过伊莎严格筛选的远古数据碎片,以及对比林凡团队和岩犀等人的生物样本,陈雪的团队终于证实了一个猜想。
“病毒…‘潘多拉’…它确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原体。”陈雪在临时实验室里,对着林凡和山岳(通过全息投影),指着屏幕上复杂的基因序列和能量图谱,语气激动而又凝重,“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物能量编码器’!它的核心作用,是强行激活人体内沉睡的、被称为‘进化奇点’的潜在基因组段,并迫使细胞吸收转化环境中的特殊能量(很可能是‘潘多拉’释放时伴随的一种未知辐射)来快速构建新的能量器官或改变生理结构!”
她切换画面,显示出军方之前失败案例的可怕影像——那些志愿者畸变、能量化失控甚至爆体的惨状。“我们之前的研究方向错了!我们只看到了‘激活’,却无法提供稳定转化能量所需的‘环境’和‘引导’!就像只点燃了炸药桶的引信,却没有设计爆炸的方向!结果就是…灾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