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共鸣水晶”(林烬下意识地认为它们应该如此称呼)对林烬散发着强烈的吸引力。他能感觉到,如果能吸收这些水晶的能量,其效率将远超他此刻正在汲取的火焰残骸,甚至可能对他的意志修复和脉络重构产生关键的催化作用!
但是,如何从这群明显具备组织性、且实力不明的编织者手中获取水晶?
硬抢?以他现在的状态,无异于以卵击石。刚才那三道“窃火者”暗影都被吓得仓皇逃窜,这些编织者看起来更加不好惹。
智取?他对此地规则一无所知。
就在林烬观察、权衡之际,异变再次发生。
一块不受控制的、巨大的、表面覆盖着冰层的彗星残骸,如同脱缰的野马,从坟场更混乱的区域被引力乱流甩出,歪歪斜斜地撞向了编织者们所在的这片“工作区”!
编织者中央的“脑状水母”瞬间做出了反应。幽蓝的光芒在其主体内急剧闪烁,一股强烈的、带着“驱逐”与“净化”意味的精神波动横扫而出!
【警告!未授权物质侵入!】
【执行……清理协议!】
刹那间,数十个银灰色的茧同时停止了从周围残骸汲取能量,它们表面的能量纹路光芒大盛,延伸出的所有能量丝线瞬间收回,并在茧的前端凝聚、压缩!
噗!噗!噗!噗!
数十道凝练如实质、速度快得惊人的幽蓝能量射线,从那些银灰色茧中喷射而出,精准地集火在那块闯入的彗星残骸上!
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只有一种令人牙酸的、高频的“分解”声。那块体积不小的彗星残骸,在接触到幽蓝射线的瞬间,其物质结构仿佛从最基本的粒子层面被瓦解,如同沙堡遇水般迅速崩溃、消散,化为一团不断膨胀的、稀薄的原始星尘云!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超过三秒钟。威胁被清除后,编织者们又恢复了之前有条不紊的“汲取”工作,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林烬看得意识核心发冷。这些编织者拥有的,是一种极其高效的“物质分解”能力!它们刚才展现出的攻击力,绝非他现在能够抗衡的。
然而,就在这短暂的冲突中,林烬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细节!
当所有银灰色茧都将能量集中用于攻击时,它们与中央“脑状水母”之间的能量连接似乎出现了一瞬间的、极其细微的“延迟”或者说“不同步”。尤其是对那几块悬浮的“共鸣水晶”的能量供应,出现了刹那的中断!
就在那短暂的瞬间,林烬感觉到,其中一块体积较小的共鸣水晶,其内部流淌的幽蓝光芒,微不可察地黯淡了那么一丝。就好像……失去了持续的能量注入,它本身无法长时间维持那种高度有序和能量饱满的状态?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他心中形成。
这些共鸣水晶,并非独立的能量矿藏,而是编织者们“工作”的“产品”或者“临时储能单元”?它们需要编织者网络的持续能量供应,才能保持稳定和充盈?如果长时间脱离网络,它们内部的能量可能会逐渐逸散,或者结构变得不稳定?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或许不需要正面挑战整个编织者群体。他只需要等待,或者创造一个机会,让某一块水晶暂时脱离网络,然后……快速夺取并吸收!
风险依然巨大。如何确保能在不惊动编织者的情况下夺取水晶?夺取后,如何应对编织者必然的追击?吸收了这种高度有序的、带有未知信息结构的能量,是否会对自身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但机遇同样诱人。这可能是他快速恢复,甚至理解这片坟场、乃至应对体内星核隐患的关键一步。
他停止了从暗红残骸汲取能量(那块残骸的能量也已接近枯竭),将全部的感知和计算力都投入到对编织者工作模式的观察中。他需要找到一个规律,一个漏洞,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机。
时间在死寂与忙碌中流逝。林烬如同最有耐心的猎手,潜伏在阴影中,记录着编织者能量网络的每一次脉动,每一个银灰色茧的工作周期,甚至那中央“脑状水母”触须摆动的细微习惯。
他发现,编织者们并非永不停歇。每隔大约相当于标准时间十二个小时的周期,整个网络会进入一个短暂的“维护期”。所有银灰色茧会同时停止对外汲取,将能量丝线收回,其表面的能量纹路会进入一种类似“自检”的闪烁状态。而中央的“脑状水母”,则会将其主要的触须收回,主体内部的幽蓝光芒会变得内敛,仿佛在进行深度的能量整合与信息处理。
这个“维护期”很短,可能只有不到三十秒。但在这三十秒内,整个编织者网络对外的关注度和反应速度,似乎会降到最低。那几块共鸣水晶,在此期间,也完全处于一种“无主”的、仅靠自身维持的状态!
这就是机会!
林烬计算着时间,调整着自身碎片的位置,利用周围残骸的遮挡,如同潜行的刺客,悄无声息地向着那片区域靠近。他不敢动用任何能量,仅仅依靠惯性和对引力的微调,如同宇宙中的一块普通漂流物,缓慢而坚定地移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回到末世烬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回到末世烬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