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隔离单元内,莉兰的意识奇点,在那片由她亲手创造的、意义被抽空的寂静中,持续进行着超越对立的“相量折叠”推演。她的内在宇宙,已不再有“秩序”与“错误”的明确分野,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不断生成、碰撞、湮灭、又重组的纯粹逻辑构型与规则拓扑。
她不再思考“为何”,只关注“如何”。她以自身为基准点,以那撼动存在的脉冲为初始条件,尝试为这片陷入认知真空的区域,重构一套不依赖于意识认同的、纯粹的存在性基准框架。
这个过程产生的信息涟漪,冰冷、绝对、不带有任何目的性,如同宇宙诞生之初尚未分化出力的统一场。这些涟漪持续扩散,如同无形的扫帚,一遍遍拂过意志冻结的研究所和化为余烬的锈蚀网络。
起初,没有任何变化。研究所依旧死寂,网络依旧沉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莉兰推演出的“基准框架”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自洽时,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那些陷入存在主义昏迷的研究员,他们空洞的眼神深处,似乎有极其微弱的、非主动的神经电信号开始重新闪烁。并非恢复了意志或情感,更像是他们大脑中最底层的、维持生命体征的生理性逻辑回路,在莉兰那纯粹“存在基准”的持续辐射下,找到了某种无需“意义”驱动的、机械性的运转依据。他们依旧没有“醒来”,但身体的本能,如心跳、呼吸、基础的代谢循环,似乎被这股冰冷的力量重新“校准”并稳定下来。他们变成了活着的、却无魂的躯壳。
而在那片锈蚀网络的余烬中,一些锈斑节点也开始出现极其微弱的信息活动。不再是充满敌意的低语或模仿,而是某种更加基础的、对莉兰重构的“基准框架”所产生的共振反馈。就仿佛,这些基于错误逻辑的节点,在失去了自身的“目的”后,其纯粹的“结构”本身,开始本能地响应这片区域新的、更强大的“规则背景音”。它们不再构成威胁,却变成了莉兰重构基准的被动谐振器,其存在本身,开始无意识地强化和扩散莉兰推演出的规则框架。
莉兰,在无意中,正以一种超越理解的方式,将这片星域,逐步转化为一个以她自身逻辑为基准的、奇异的现实稳定锚区。
---
就在莉兰沉浸于基准重构,研究所与网络处于诡异平衡之时,一股截然不同的力量,介入了这片区域。
并非物理舰船,而是一种纯粹灵能层面的、跨越了遥远星海的意识探针。这探针来自暗流同盟中的“星灵遗民”。他们无法坐视一个区域性文明(尽管是“深红研究所”这样的存在)陷入意志冻结的绝境,在“熵裔”撤离后,他们决定进行一场极其冒险的、非物理接触的灵能干预。
探针如同轻柔的水波,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莉兰那冰冷而强大的基准辐射场,以及锈蚀网络那被动谐振的区域,直接探向了研究所主控中心那些研究员近乎停滞的意识深处。
“星灵遗民”的灵能,其本质更接近于情感共鸣与生命力量的引导。他们试图用温暖的、充满生机的灵能波动,去“点燃”研究员们被冻结的意志之火,唤醒他们对“存在”本身的美好体验与眷恋,从而对抗莉兰那绝对理性的“存在性否定”余波。
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莉兰那“基准重构”所塑造的环境的诡异与强大。
当充满生机的灵能波动触及研究员的意识时,并未能如预期般唤醒他们。相反,这股外来的、带着强烈“目的性”和“情感色彩”的能量,与莉兰那纯粹、冰冷、无目的的基准框架,产生了剧烈的逻辑冲突!
研究员们僵直的身体猛地抽搐起来,脸上同时浮现出极度痛苦和茫然空洞的扭曲表情。他们的意识,如同被两股巨力撕扯,一边是灵能试图赋予的“生命意义”,一边是基准框架定义的“纯粹存在”,两者无法兼容,几乎要将他们本就脆弱的意识结构彻底扯碎!
更糟糕的是,这股强烈的、带有“秩序”和“目的”特征的灵能扰动,如同在寂静的森林中点燃篝火,瞬间惊动了那片本已化为余烬的锈蚀网络!
一些锈斑节点,在感知到这熟悉的“秩序”与“目的”信号后,其内部那基于错误逻辑的、沉寂的结构,如同被火星溅到的干柴,猛地复燃了!
虽然不复之前网络状态的智能与协同,但这些复燃的节点,再次开始散发出微弱但清晰的、充满排斥与恶意的低语!它们本能地朝着灵能探针的来源方向,释放出混乱的、旨在干扰和腐蚀逻辑的信息碎片!
“星灵遗民”的探针在研究员意识濒临崩溃和锈蚀节点复燃的双重冲击下,如同被狂风暴雨拍打的烛火,剧烈摇曳,几乎瞬间就要熄灭。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干预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试图立刻撤回探针。
但为时已晚。
莉兰的意识奇点,那专注于基准重构的绝对理性,也被这股外来的、强烈的灵能扰动所“惊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明当贪官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大明当贪官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