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
俞靖岚压低了声音,看向太后。
在宋钰出现的那一瞬,他面色已然有些阴沉,眼下眉目之间甚至透出几分狠厉来。
昨日得知太后私自向神焰军下令之际,他便派人前去寻找宋家人。
本想着用此阴招,太后必然会选择私下威胁宋钰,让她领兵离京。
却不想,今儿一早,兵部尚书赵景程竟直接当着众臣的面儿,直接向太后告罪,告宋成易返家未归无法承接军令。
他本想着,先将事情压下去,回头直接派了神焰军副将前往便是。
然而太后却仿佛提前料准了一般,竟直接将宋钰召上朝来。
太后直接无视了皇帝的警告。
她双眼微弯,心情颇好的看着宋钰。
“娘娘,此举万万不可。”
温良目光在皇帝脸上停留一瞬,赶忙开口,
“西岭关正值战时,且大邺境内夷族余孽未清。
宋大人乃我大邺良才,若半途被掳,恐利器外泄,反倒让他人占了便宜。”
“温大人所言极是。”
崔实赶忙应声,“千军不如一匠,以宋钰之功可抵万军,万不可置其于虎狼之地!”
赵景程开口反驳,“可如今朝中将帅之人短缺,边关缺兵少械。
娘娘当初承建神焰军,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如今用到了,这正经的都尉不知何处,反倒留下宋少监督军。
既担了这份责任,便应当置生死于度外。
且神焰军皆是我大邺精英,一路护送宋大人前往,还能让她被那些躲在阴暗之中的蠹虫所伤?”
赵景程顿了一下,放缓言辞言词,“且宋大人本就是这火铳的制作者,若她能亲自带兵前往,必可定军心。”
俞靖岚看着赵景程,厉声开口:
“赵大人,难道兵部便寻不到一个可运送军械之人?”
赵景程赶忙躬身,
“兵部自然有人,若陛下一声令下,老臣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会帮大邺将这火铳送到魏将军手中。
只是,佟盛叛逃本就伤军心。
只得去一位声望极高之人,才可安军心。
宋少监虽并非武将,但其所做弩弓,火铳届是将士们的保命利器。
其在军中威望,怕是魏将军都比不上。
若她能前往,必然士气大盛。”
赵景程微微侧目看向宋钰,“且我记得,宋大人本就出自关州军,又曾在西岭关数月之久,对边关地形了如指掌……”
两军交战,一件有威力的利器可以救命。
宋钰所做军械威力巨大,军中将士无不奢望能分得一把。
是以,宋钰的名头,早就伴随着她做出的军械,在军中扬名。
赵景程回头,看向龙椅处。
当然,能起到这个作用的还有一人,便是皇帝。
若皇帝亲征,其效果不必多言。
“赵大人……”
“赵卿所言甚是。”
温良正欲反驳,太后突然开口,
“如今西岭关正处生死存亡之际,边关的将士最是需要一道强心剂。
宋大人前往,十分合适。”
太后说罢,才看向皇帝,“皇帝觉得哀家所言,可有道理?”
俞靖岚看着太后,半晌嘴角才微微上扬了些许,
“母后说的自然在理,只是宋大人带队,怕是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或许,由我……”
“我去。”
宋钰突然开口,打断了皇帝的话。
她声音不大,却回荡在大殿的每个角落。
“赵大人一席话如当头棒喝,让我瞬间醒悟,这论起对火铳的了解,这大邺非我莫属。
我能在京中拉起这么一个神焰军来,到了西岭关也能拉起一支来。
若是还能带去士气和安定,就算因此丧命,那也死得其所。”
“宋大人大义……”
赵景程刚夸出一句来,便听宋钰继续道,
“不过……”
她看向太后,“一个军器监少监带着百名神焰军将士前往边关,到底怪异了些。”
“且,那佟盛叛逃,伤了军心,此时正应该寻一位经验颇丰将军前往西岭关。
安抚戍边军将士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同关州军同仇敌忾,共同御敌才是。”
她声音平淡,不疾不徐。
魏止戈想要重建关州军不过是时间问题,但关州军虽厉害,但人太少。
想要阻拦夷族的十万大军,少不了那些戍边军的将士们。
然戍边军虽没了佟盛,但其他大小将领还有一堆。
就算边关的百姓和大多数士兵对魏家人有崇拜滤镜,但那些为利益和战功而战的将军们却不一定。
若无法快速统一军心,这仗不好打。
太后眉眼上扬,十分开怀,
“宋大人说得好,佟盛叛逃虽由盛濯暂领戍边军,但他到底是后来过去的。
如今临危受命,暂代领军之职,内里必有异声,有碍军心团结。
若是能从京中调一名将士前往,统领戍边军,师出有名,必可重振士气。”
太后说着轻轻叹了口气,“只是可惜,京中除三军之外,多是老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