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薯”的发现,让灰烬在“黑石”部落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庇护的瘦弱少年,而是成为了拥有“特殊智慧”的人。部落首领甚至专门为他分配了一个独立的小屋,允许他不用参与日常的狩猎和采集,专心进行他的“研究”。
老萨满的态度则更加复杂。他默许并保护着灰烬,时常会来到灰烬的小屋,沉默地看他摆弄那些收集来的“废品”,记录那些无人能懂的符号。老萨满不再试图用萨满的知识体系去理解灰烬的行为,他只是观察,感受着那股与自然低语格格不入的、冰冷的“秩序”感在灰烬身边逐渐凝聚。
灰烬没有辜负这份“特权”。他更加勤奋地与金属板“交流”,不断拓展着“数据之眼”的视野。
他不再满足于识别单一的物体。他尝试着让金属板分析更复杂的东西。
他指向一小片土壤:【土壤分析:沙质壤土,pH值偏酸性,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元素匮乏……】
他指向天空,试图询问天气,但得到的依旧是沉默,或许气象预测超出了这块残骸的功能范围。
他甚至尝试分析部落里战士使用的黑曜石矛头,金属板给出了【材料:天然火山玻璃,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硬度高但脆性大,结构存在微观裂隙……】的信息,并附带了一句让灰烬愣住的提示:【检测到结构应力集中点,易从此处断裂。】
灰烬将信将疑地找到石爪,指出了他长矛上某个不起眼的位置。石爪起初不以为意,但在一次与变异野猪的搏斗中,他的长矛果然从灰烬指出的位置断裂,险些丧命。此事之后,部落的工匠开始有意无意地请教灰烬关于石料和骨器“弱点”的问题,虽然他们听不懂“应力集中”这样的词,但灰烬总能给出一些看似荒谬、却往往应验的指点。
灰烬的知识,以一种实用却难以理解的方式,开始渗透进部落的生活。
他根据金属板对附近几种植物“纤维强度”和“韧性”的分析,指导族人采集更适合编织绳索和筐篓的材料。
他通过分析不同水源的“杂质含量”和“微生物指标”(虽然他不懂这些词的意思,但能理解“可饮用”与“需处理”的区别),帮助部落改进了取水点和简单的沉淀过滤方法。
他甚至开始尝试“治疗”。当部落有人被毒虫咬伤或患上热病时,他会带着金属板去观察病人,虽然金属板无法直接诊断疾病,但通过对病人体表温度、分泌物等“参数”的分析,结合他从金属板那里得到的、关于某些草药“生物活性成分”的模糊信息,他偶尔能提出一些不同于传统萨满疗法的、看似古怪却有时有效的处理建议——比如用某种被萨满认为“性凉,不宜多用”的草药捣碎外敷,或者让发热的病人饮用大量经过煮沸的、添加了少许盐分的温水。
这些成功,进一步巩固了灰烬的地位,也让他赢得了“小巫者”的称号。但质疑和不安的声音也始终存在。许多族人,尤其是年长的、遵循传统的猎人,对他的方法感到不适和排斥。他们认为灰烬的力量来自未知,缺乏对祖灵和林魂的敬畏,是在玩弄危险的火种。
灰烬感受到了这种隔阂,但他无暇他顾。他完全沉浸在了探索新知识的兴奋之中。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宝库门前,手中的金属板就是钥匙,每一次“交流”,都能推开一条门缝,窥见里面令人震撼的景象。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这块钥匙转动门锁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并不仅仅在“黑石”部落内部引起了涟漪。
在距离“黑石”部落数百里外,一片被浓雾笼罩的群山深处,“巫族”世代守护的圣地“百草谷”内。
一位须发皆白、脸上布满神秘刺青的老巫祝,正盘坐在一间布满各种干燥草药和古怪器皿的石室内。他面前,一枚通体翠绿、表面刻有复杂云纹的古老玉简,正静静地悬浮在半空中,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光芒。
这枚玉简,是“巫族”传承的圣物之一,据说是初代巫祝留下的“药典”,蕴含着高深的医理和丹方。虽然大部分内容早已无人能解,但历代巫祝都能通过与其共鸣,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生命能量,并借此精进医术,培育灵药。
此刻,老巫祝正如同往常一样,试图与玉简进行深度沟通,感悟那玄奥的生命之理。
突然——
那枚悬浮的玉简,毫无征兆地轻微震颤了一下!其表面稳定散发的光芒,也如同被风吹动的烛火般,闪烁了一瞬!
老巫祝猛地睁开眼睛,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他死死盯住玉简,干枯的手指迅速掐动,感受着周围能量的细微变化。
不是外敌入侵,也不是谷内药田的异动。那震颤和光芒的闪烁,源自玉简本身,仿佛……是某种来自遥远方向的、同源却又截然不同的“波动”,干扰了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