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一闹,三女都觉得心里甜丝丝的,干起活来特别有劲,就连早上熬的粥也特别的香甜。
偏这三郎,反倒觉得浑身不自在。
方才温情的像是烧得太旺的炭火,此刻余温燎得他坐立难安,仿佛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亏心事,眼角余光瞥见三位姑娘时,总忍不住慌忙移开视线,不敢与她们坦然相对。
他暗自叹了口气,屋里这光景,女多男少,可不就是典型的阴盛阳衰?想着想着,嘴角反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
几人捧着粥碗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砰砰砰”的声响撞得门板直颤。
三郎下意识按住正要起身的程灵素,自己快步走向门口:“我去看看。”
门栓一拉,门外站着的竟是傅文臣,只见他额角渗着细汗,胸口还在不住起伏,显然是一路急奔而来。“傅兄这是……出什么事了?”三郎见他这模样,心头不由一紧。
“出大事了!”傅文臣扬着手里的折扇往里闯,鼻尖却先一步被屋里的粥香勾住,“好香的粥!还有吗?给我也来一碗。”
程灵素闻言,连忙起身去盛了满满一碗递过去。
傅文臣把折扇往背后一插,毫不客气地接过粥碗,埋头便喝。
三郎站在一旁看得纳闷,等傅文臣总算抬起头来,他忍不住问道:“你方才慌慌张张的,怎么这会儿反倒慢条斯理喝起粥来了?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不是我出大事。”傅文臣把碗底最后一口粥喝得干干净净,又顺手从桌上抓了个白面馒头攥在手里,这才抬眼看向三郎,“你昨天是不是写了首《水调歌头》?”
三郎心里“咯噔”一下,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张:“怎么了?”
“怎么了?”傅文臣一拍大腿,眼睛亮得惊人,“这首诗在整个书院都传疯了!先生们捧着诗稿看了半晌,直说这是千古绝唱,眼下正誊抄了往翰林院报呢!你说这算不算大事?”
三郎这才松了口气,抬手拍了拍胸口:“你以后可别这么一惊一乍的,我的小心脏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傅文臣嘴里还含着半块馒头,闻言怔怔地盯着三郎,半晌才啧啧称奇:“杜兄啊杜兄,你平时说话粗糙得很,真没瞧出来,肚子里竟藏着这等锦绣文采!
还有之前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也是绝了!依我看,你这是要出名了!”
出名?三郎心里暗道不好,这分明是又捅了个大娄子!连忙追问:“你那位先生……把诗报上去了吗?要是还没,赶紧想办法截下来!”
傅文臣却笑得一脸狡黠:“我估摸着,这会儿早该送到翰林院了。我这趟可是特地跑来给你报喜的!”
“报喜?我看是报惊还差不多!”三郎眉头紧锁,闷闷不乐道,“我就是个做点小买卖的,可不想沾这出名的光。”
“杜兄你这就不懂了。”傅文臣拍了拍他的肩膀,劝慰道,“凡事得往好处想,这诗要是真入了皇上的眼,赏你个功名也未可知啊。”
他眼珠一转,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一拍三郎的胳膊,“对了杜兄,你有这等才学,不如跟我一起参加明年的春闱?以你的本事,中个进士还不是手到擒来?”
三郎却摇了摇头,兴致缺缺:“我这买卖刚起步,哪有心思想那些。你快吃完回去上课吧。”
傅文臣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再多劝,把手里剩下的馒头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竖了个大拇指,转身往外走:“杜兄真乃奇人也!能与你相交,实乃我之幸事!”
看着傅文臣远去的背影,三郎转头对屋里三位姑娘道:“我去城东新房那边躲几天,要是有人来找,就说我出远门了。”
李莫愁闻言,忍不住蹙眉:“公子,这可是好事啊,何必躲着?”
“树大招风的道理,你还不懂?”三郎一口喝完碗里剩下的粥,拿起外套便往外走,“我这性子,最不爱张扬。”说罢,脚步匆匆地出了门。
望着他急急忙忙的背影,黄蓉轻蹙着眉,不解地喃喃道:“旁人削尖了脑袋想出名,咱们家公子倒好,见了名声跟见了洪水似的,真是奇了。”
再说三郎来到城东新房处,工地上早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十几个木工师傅正围着木料忙碌,锯子拉得“沙沙”响,刨子推过,木花簌簌落下;
另一边,几个石匠正哼着号子,将一块块青石板铺成地基的模样,敲打的“当当”声混着众人的吆喝,热闹得很。
老陈正站在一张图纸前,手里拿着根木尺,对着几位师傅指指点点,嘴里不停地交代着什么。
三郎走上前,笑着打了声招呼:“老陈,辛苦你了。”说着,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了过去。
老陈接过烟,夹在耳朵上,笑道:“杜公子怎么有空过来了?”
“在家待着闷得慌,出来转转。”三郎环顾了一圈,“这里有什么需要我搭把手的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之:相公你醒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之:相公你醒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