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奇异的绝对寂静。只有空调出风口的微弱气流声,以及电脑主机风扇持续的低鸣,成为这片思维风暴海洋的唯一背景音。
每个人的眼神都变了。不再是之前的疲惫、焦虑或茫然,而是爆发出一种近乎狂热的、纯粹理性的光芒。
他们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地掠过白板上那些曾经如同天堑般的公式和图表,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如飞,思维的火花在静默中激烈地碰撞、迸发。
万一乐安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的目光清澈而深邃,如同映照万物的古井。
他并未直接干预任何具体的技术思路,也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他的角色,是灯塔,是催化剂,是思维的加速器和净化器。
他在观察,观察着这片被强行拔升到极限的思维海洋中,那无数由纯粹求知欲和解决问题渴望所驱动的“愿力”的流向。
这些愿力,如同心海中无数细微却坚韧的光流,在超频状态下变得前所未有的活跃和清晰。
它们有的执着地指向“材料极限性能的突破”,散发着探索未知的淡蓝光辉;
有的汹涌地奔向“颠覆性制造原理”,闪烁着锐意革新的银白锋芒;
还有的则谨慎地缠绕在“工程实现可行性”上,呈现出务实的土黄光泽。
在万一乐慈航境界的感知中,这些代表着生机与希望的愿力流向,正如同无数条发光的溪流,在名为“芯片制造困境”的黑暗迷宫中左冲右突,寻找着那最有可能、最有潜力的突破口。
时间在思维的狂飙突进中飞速流逝。窗外的阳光由炽烈的金黄渐渐转为柔和的橘红,又悄然隐没于西山之后。实验室的灯光早已亮起,将室内映照得如同白昼。
突然,一个略显沙哑却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的声音,打破了这片持续了近两小时的绝对思维静默:
“等等!光刻……光刻为什么是唯一的路?”说话的是团队里一位四十岁上下、平时沉默寡言的材料学专家,赵振宇。
他的眼镜片上反射着屏幕的冷光,脸上因为长时间高速思考而泛着异样的潮红,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他身上那原本顽固的、代表材料研究深水区偏执的墨绿色业力,此刻竟在“心印”的持续照耀和他自身突破性思维的冲击下,边缘开始闪烁起代表顿悟灵光的淡金色泽!
“我们……我们是不是一直被‘在硅片上刻出图案’这个根深蒂固的范式束缚住了?”赵振宇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他猛地站起来,几步冲到白板前,一把擦掉了一大片关于极紫外光散射补偿的复杂公式,露出了下面干净的板面。
“想想材料本身!想想原子!”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用力敲击着白板,发出“咚咚”的闷响,
“为什么一定要费尽千辛万苦,用光、用刀、用离子,去在材料上‘雕刻’出我们想要的晶体管结构?为什么不能让材料本身……在原子层面上,按照我们设计的蓝图,自行‘生长’出我们需要的结构?!”
“自组装!拓扑绝缘体!”另一个年轻研究员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因为极度的兴奋而拔高变调,
“利用特定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自组织特性,结合外场诱导……像搭乐高积木一样,让原子、分子自动排列成我们设计的量子阱、纳米线、甚至三维异质结!”
“对!就像晶体自然生长出晶格!但我们要的,是可控的、精密的、可编程的‘人工晶格’!”李明哲教授猛地一拍桌子,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之前盘踞在他身上的深红业力瞬间被这股顿悟的洪流冲散,“绕过光刻!直接从原子级制造入手!材料即结构!结构即功能!”
整个会议室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精神炸弹!所有沉浸在超频思维中的研究员,都被这个石破天惊的想法猛地“炸”醒。
思维的枷锁被彻底打破!无数条之前被传统光刻思维遮蔽、压抑的“生机愿力”骤然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如同百川归海,汹涌澎湃地汇聚向“材料自组装”、“原子级制造”这个颠覆性的方向!
灰黑色的绝望业力,在这一刻,如同被烈阳彻底蒸发的晨雾,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道代表着灵感迸发、思路狂涌的炽亮银白色思维火花,在会议室内激烈地交织、碰撞!
每一个人的眼睛都亮得惊人,脸上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与专注。
万一乐嘴角浮现出一丝极淡、却无比真实的欣慰笑意。他清晰地“看”到了那片代表着“颠覆性道路”的愿力洪流,此刻是何等的汹涌澎湃、生机勃勃。
他维持着“心印”的力量输出,如同一位最耐心的园丁,持续滋养着这片刚刚破土而出、却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思维嫩芽。
2023年9月16日,09:00,北大“太初”中心材料合成实验室。
“心印”的余晖依旧在团队成员脑中激荡,但更强大的驱动力,是那破开迷雾后喷薄而出的研究热情。会议室内通宵达旦,白板上的“光刻机困境”已被彻底擦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却也令人血脉贲张的蓝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逆命菩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