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哗变,吴三桂回到大帐,脸色依旧难看。杨坤递上一杯水:“将军,您也别生气,弟兄们也是饿极了才会闹事。现在崇祯已死,明朝亡了,咱们只有降清这一条路了,您就别犹豫了!”
吴三桂喝了口水,沉默了半晌:“降清……我吴三桂世代受大明恩惠,这样做,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将军,千古罪人又如何?” 杨坤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住性命,保住关宁铁骑,将来咱们还能找机会反清复明,到时候谁还会说您是罪人?要是现在死了,不仅报不了仇,还会让弟兄们都跟着陪葬,这才是真正的对不起大明!”
正说着,帐外传来马蹄声,亲兵张威进来禀报:“将军,多尔衮派使者来了,说是带了平西王印和粮饷清单,现在就在帐外等候。”
吴三桂眼神一凛:“让他进来。”
没多久,刚林带着两个亲兵走进大帐,手里捧着一个锦盒和一卷纸,脸上带着倨傲的笑容,对着吴三桂微微拱手,连行礼都省了:“吴将军,别来无恙啊?”
“使者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吴三桂语气冷淡,他看不惯刚林这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刚林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枚鎏金的王印,印上刻着“平西王印”四个大字:“吴将军,摄政王说了,只要您真心降清,这平西王印现在就给您,粮饷清单也在这儿,十万石粮食,五万两银子,三天内就能送到您的军营。” 他把清单扔给吴三桂,“降与不降,您给个准话,别耽误我们的时间。”
吴三桂拿起清单,扫了一眼,又看向那枚王印,手指攥得发白:“我可以降清,但我有一个条件。”
“条件?” 刚林冷笑一声,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吴将军,现在可不是您提条件的时候。您想想,崇祯已死,李自成逼境,您的兵士连饭都吃不饱,要是不降,不出三天,您的军营就得被李自成踏平,到时候您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我知道我现在的处境,但我吴三桂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吴三桂眼神坚定,“我可以随你们入山海关,帮你们打李自成,但你们必须帮我杀了李自成,为崇祯皇帝报仇!不然,我宁愿战死,也绝不降清!”
“报仇?” 刚林嗤笑一声,“吴将军,您是不是太天真了?杀不杀李自成,那是摄政王的事,轮不到您来指手画脚!摄政王说了,降,就立刻收拾兵马,随大军入山海关,听从调遣;不降,我们就撤兵,您自己跟李自成斗,看谁能活下来。”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强硬,“您要是识相,就乖乖接印,别跟我讨价还价,不然,休怪我不客气!”
吴三桂脸色一变,刚要发作,杨坤赶紧拉了拉他的袖子,小声说:“将军,好汉不吃眼前亏啊!现在不是报仇的时候,先降了再说,等咱们有了粮饷,有了清军的帮助,还怕报不了仇吗?总比现在被李自成砍了脑袋强吧?”
吴三桂看着刚林倨傲的嘴脸,又想起帐外饥饿的兵士,想起崇祯自缢的消息,心里像被刀割一样难受。他知道,杨坤说得对,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只有降清,才能保住性命,才能有报仇的机会。
他沉默了半晌,终于拿起那枚平西王印,紧紧攥在手里:“好!我降!但我有一个底线,我的关宁铁骑,必须归我管,谁也不能插手!要是你们敢动我的兵,我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不会放过你们!”
刚林见他松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就对了!吴将军是聪明人,摄政王说了,关宁铁骑暂时归您管,只要您听话,将来少不了您的好处。” 他收起笑容,语气严肃,“现在,您立刻下令,让兵士们收拾行装,明天一早,随我去锦州见摄政王,然后一起出兵,攻打李自成!”
吴三桂点点头,对杨坤道:“你去传令,让弟兄们收拾行装,明天一早出发,另外,让伙房准备饭菜,把多尔衮送来的粮先给弟兄们分了,让大家饱餐一顿。”
杨坤应道:“属下遵令!” 转身往外走。
刚林看着吴三桂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他心里清楚,多尔衮根本没打算让吴三桂一直掌管关宁铁骑,这次让他当先锋攻打李自成,就是想借大顺军的手削弱关宁铁骑,等打完仗,再慢慢收拾他。
“吴将军,那我就先回去复命了。” 刚林拱了拱手,“明天一早,我在营外等您,可别迟到了。”
吴三桂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刚林带着亲兵转身离开。大帐里只剩下吴三桂一个人,他看着手里的平西王印,又看了看墙上挂着的明朝地图,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陛下,臣对不起您,臣不得不降清,但臣发誓,一定会杀了李自成,为您报仇,将来有机会,臣一定反清复明,重振大明河山!”
第二天一早,吴三桂带着关宁铁骑,跟着刚林往锦州去。风沙依旧很大,遮住了太阳,也遮住了兵士们脸上的表情——他们不知道,这条路是生是死,也不知道,他们的将军,心里藏着怎样的算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