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那低沉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中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几分探究:“小道友,年纪轻轻,手段了得啊!”他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但意味已然不同。
玄渊心中稍定,知道对方态度有所松动。他缓缓直起身,神色坦然,目光清澈地迎向对方:“元帅谬赞。小道不才,忝为当代大唐水脉漕运之话事人,此番冒昧惊动元帅法驾,实乃心系大唐水脉安危,亿万黎民生计,有肺腑之言,欲与元帅坦诚相商。”他顿了顿,声音平稳而清晰,抛出了最关键的信息,“哦,对了,家师乃万寿山良渚峰峰主,玄枢子。”
“玄枢子”三字一出,如同定海神针!
那中年男子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明显的波动!他按在剑柄上的手,彻底松开了!眼中那审视的锐利光芒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恍然、释然,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万寿山……玄枢子……”他低声重复了一遍,目光再次扫过玄渊,又仿佛穿透虚空,看向某个未知之处,最终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那笑容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原来如此。难怪有如此手段,能拘得动本帅。小道友原来是玄枢峰主的高足,失敬,失敬。”他语气明显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客套,“不知尊师何在?本帅既已至此,当与峰主一晤。”
玄渊心中大石彻底落地,知道“万寿山”和“玄枢子”的名号起了决定性作用。他面上依旧保持着恭敬,但语气却带上了一丝理所当然的从容:“家师方才尚在,此刻想必是有些话……不传六耳,方为妥当。元帅以为呢?”他巧妙地暗示玄枢子离开是为了避嫌,给双方留出密谈空间。
那中年男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随即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理应如此”的表情,哈哈一笑,声震屋瓦:“哈哈哈!小道友所言甚是!甚是啊!有些话,确实不传六耳为妙!是本帅唐突了!”他彻底放松下来,那股迫人的威压也收敛了大半,变得如同一位和蔼的长者。
“元帅明鉴。”玄渊微微一笑,侧身让开主位,伸手虚引,“请上座。”
“好!好!”天庭兵马大元帅欣然点头,龙行虎步,毫不客气地走到主位那张宽大的紫檀木太师椅前,一撩袍角,稳稳坐下。玄渊则在下首陪坐,厅内凝滞的气氛,至此终于彻底缓和下来。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停。一缕微弱的晨光,悄然刺破厚重的云层,洒落在听涛庄湿漉漉的青石板上。
听涛庄,静室。
檀香袅袅,凝成一线,笔直上升,在室顶氤氲成一片淡青色的薄云。窗外,一轮冷月高悬,清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更添几分清寂。室内仅点一盏青铜鹤嘴宫灯,豆大的灯火跳跃着,将相对而坐的两道身影拉得细长,投在绘有松鹤延年的素壁上,微微摇曳。
天庭兵马大元帅李靖的神念化身,身着玄黑描金、威严肃穆的天庭元帅常服,端坐于蒲团之上。他面容刚毅,线条如刀削斧凿,颌下三缕长须纹丝不动,一双深邃的眼眸此刻却显得有些空茫,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虚空,投向了无尽遥远的过去与错综复杂的因果深处。头顶,一小朵庆云悄然浮现,云气翻滚,时而化作金戈铁马、旌旗蔽日,时而化作佛光普照、梵音阵阵,时而又崩散成点点星辉,旋即复聚,幻灭生息,循环往复,昭示着其内心正经历着何等激烈的天人交战与推演算计。
他心中翻腾的,是后怕与惊怒交织的滔天巨浪。
‘好险!’李靖暗自庆幸,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窜天灵盖,‘若非那少年自报师承万寿山良渚峰,若非贫道强压住那暴戾杀心多问了一句……今日这一剑斩下,怕是要捅破天去!’
万寿山!那个沉寂了无数劫会、低调得几乎被三界遗忘的古老道场!谁能想到,它竟在无声无息间,积蓄了如此骇人的力量?万寿山门那场震动三界的厮杀,他虽未亲临,却也通过天庭水镜看得真切。灵山、天庭、乃至北俱芦洲的几尊老妖联手施压,本是存了试探之心,想看看万寿山那号称‘地仙祖庭’的底蕴还剩几分,那件传说中的‘地膜’至宝是否还堪用。结果呢?万寿山只出了良渚峰一脉!而且从头到尾,未曾动用任何一件闻名遐迩的镇山法宝!仅凭峰主玄枢子及座下几位紫袍长老,赤手空拳,硬生生扛住了三方联手的雷霆一击,甚至反杀数位大罗金仙、菩萨、妖尊!那份举重若轻、那份深不见底的底蕴,让所有观战的大能都倒吸一口冷气!
法宝?万寿山会缺法宝吗?作为与昆仑齐名、甚至更为古老的洪荒道场,它宝库里的珍藏恐,啧啧啧!这帮‘装孙子’的大爷,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一旦亮出獠牙,竟是如此恐怖!想想都让人心酸,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天庭兵马大元帅,统御三界天兵,威风八面,可手底下真正能打的、听调的高端战力又有多少?风雨雷电四部,也就雷部因闻仲那老家伙坐镇,还算有些战斗力,可要调动雷部精锐,非得有上三天天尊的符诏不可!二十八宿?早已被各方势力渗透成了筛子,内部山头林立,能分出二十九个派系来,乌烟瘴气,不堪大用!真正能如臂使指的亲信,寥寥无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南瞻修仙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南瞻修仙那些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