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内的寂静被墨先生沉稳的呼吸声和我自己心脏有力的搏动声所打破。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尚未完全散去,与聚灵阵残留的淡淡清灵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而紧张的氛围。
墨先生传授完“雷印·镇”的法门后,便重新沉入深层次的调息之中,周身气息内敛,仿佛与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我知道,他需要时间修复沉重的内伤,接下来的路,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我自己了。
我没有急于尝试那玄奥的凝印之法,而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处理眼前的现实问题。苔蜥的尸体和血迹必须处理掉,否则浓重的血腥味很可能引来更多不速之客。我忍着恶心和虚弱,用匕首将苔蜥的尸体拖到石室最远的角落,又用灰尘和碎石勉强掩盖住地上的血迹。做完这一切,我已经气喘吁吁,冷汗浸湿了后背。
回到墨先生附近相对干净的区域,我盘膝坐下,并没有立刻开始修炼“雷印”,而是先全力运转“养雷篇”基础周天。经过连番激战和透支,经脉如同久旱的田地,急需温养。我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缕微弱却坚韧的淡金色雷罡之气,沿着熟悉的路线缓缓流淌,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干涸的河床。过程依旧伴随着刺痛,但能清晰地感觉到力量在一丝一毫地恢复,这种实实在在的进步感,驱散了不少心中的不安。
直到感觉经脉的灼痛感减轻,雷罡之气恢复到了约莫三四成的状态,精神也稍微振作了一些,我才将意念沉静下来,开始回想墨先生所授的“雷印·镇”。
法门极其繁复,涉及数条以往“养雷篇”未曾触及的细微经脉的协同运转,对手指结印的姿势、角度、力度都有苛刻的要求,更关键的是,需要将自身对“雷霆镇煞”真意的感悟,融入神魂意念之中,以此为核心,引导雷罡凝聚成印。
我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反复模拟、推演。先是气息的流转,意念仿佛化作一根无形的针,引导着雷罡之气,小心翼翼地探入那些陌生而脆弱的细微经脉。起初极为滞涩,如同在淤泥中前行,稍有不慎便传来针扎般的痛感,但我谨记墨先生“循序渐进”的告诫,不敢有丝毫冒进,只是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感受着气息与经脉壁的微弱共鸣。
接着是手印。我的双手笨拙地模仿着墨先生演示的轨迹,十指纠缠,构成一个古怪而充满玄奥意味的印记。仅仅是维持这个静态的手印,就对手腕、手指的柔韧性和力量有极高要求,不一会儿我的指关节就开始发酸颤抖。
最难的是意与气的结合。我努力观想脑海中那幅雷霆撕裂混沌、涤荡邪祟的画面,试图将那种浩然、正大、毁灭与新生交织的“势”融入正在流转的雷罡之气中。这需要极高的精神集中度,意念稍有涣散,观想便模糊不清,雷罡也随之变得散乱。
时间在专注的修炼中悄然流逝。一次,两次,三次……我不知失败了多少回。有时是气息在细微经脉中失控,带来一阵刺痛;有时是手印变形,导致气息无法顺畅传导;更多的时候,是意念无法完美融入,凝聚的过程功亏一篑。
汗水浸湿了我的额发,精神上的疲惫甚至比身体的劳累更甚。但我没有气馁。每一次失败,都让我对法门的理解更深一分,对自身气息的掌控更精细一丝。我能感觉到,那缕雷罡之气在反复的锤炼下,似乎变得更加凝练、更富灵性。
终于,在不知第几十次尝试时,转机出现了。
当我再次将气息引导至那些细微经脉,同时双手稳稳结出雷印,脑海中观想的雷霆意象前所未有的清晰时——一种水到渠成般的感觉涌上心头!流转的雷罡之气不再滞涩,而是如同找到了河道的溪流,欢快地沿着既定的路线奔涌!与此同时,我结印的双手掌心之间,一缕极其微弱、却凝实无比的淡金色光芒骤然亮起!
那光芒并非散射,而是隐隐约约勾勒出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结构复杂、蕴含着玄奥波动的虚幻印记雏形!虽然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闪烁不定,仿佛下一秒就会溃散,但它真实地出现了!
“雷印”的雏形!
成功了!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瞬间冲垮了持续修炼带来的疲惫!我几乎要欢呼出声,但立刻强行忍住,生怕打扰到墨先生。我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意念的集中,感受着那虚幻印记中传来的、微弱却真实的“镇煞”气息。它像一颗刚刚萌芽的种子,脆弱,却充满了无限的潜力。
然而,仅仅是维持了不到三息的时间,我便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神魂之力如同开闸的洪水般倾泻而出,掌心的雷印雏形剧烈闪烁了几下,便“噗”的一声轻响,消散于无形。
我大口喘着气,浑身被冷汗湿透,太阳穴突突直跳,这是心神消耗过度的表现。墨先生说得没错,凝印对目前的我来消耗巨大。
但即便如此,初次成功的狂喜依旧难以抑制。我睁开眼睛,看向自己的双手,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印记残留的微温与波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第十八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第十八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