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源发送过来的《高能量压缩营养液合成方案》,其复杂程度堪比一本分子美食学的百科全书,里面详细列举了七百多种利用现有元素、通过微调原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能来合成高效营养物质的路径,甚至还附带了口味模拟(从烤鸭到榴莲再到麻辣火锅)的规则参数。
刘晓乐只看了一眼开头关于“利用强相互作用力残余效应提升蛋白质折叠效率”的部分,就感觉自己的大脑CPU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嗡鸣,赶紧把这玩意儿丢进了脑海中的“垃圾文件”暂存区。
“谢了……心意领了……”他有气无力地对着窗外摆摆手,“不过下次……能不能直接给成品?或者……点个外卖也行?”
他算是明白了,跟初源这种“规则级直男”交流,就得把需求说得无比具体、无比接地气,否则它分分钟给你整出一套足以让诺贝尔奖委员会集体晕厥的、但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的“理论最优解”。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那个简陋的Windows 95界面,突然毫无征兆地弹出了一个带着黄色感叹号的对话框,风格极其复古,像是早期电脑病毒警告:
【警告!警告!】
【检测到底层规则网络出现未知冗余数据包!】
【数据包来源:HUM-001(摩根)关联隔离区。】
【数据包内容:高度加密,携带自毁逻辑,试图突破信息隔离。】
【行为判定:恶意规则污染(未遂)。】
【系统建议:协管员可尝试进行手动解密与分析,或直接执行清理。】
【附:数据包解密工具(试用版)已加载。】
刘晓乐:“……” 摩根这家伙,都被“双规”了还不安分?居然还在尝试往外发“密信”?还带自毁功能?这是多怕被别人看到?
他好奇地点开了那个所谓的“解密工具(试用版)”。界面更加简陋,只有一个输入框和一个【开始解密】的按钮,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释:“本工具基于规则逻辑穷举法,解密成功率与目标加密强度成反比,可能耗时较长,请耐心等待。”
这玩意儿真的有用吗?刘晓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意念锁定那个被系统捕获的“冗余数据包”,将其拖入了输入框,然后点击了【开始解密】。
进度条出现了,以堪比蜗牛爬行的速度,艰难地向前挪动,预计完成时间:7天13小时42分钟……
刘晓乐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等这玩意儿解密完,他的临时工权限早就到期了!
“这效率……还不如我自己猜呢!”他忍不住吐槽。
或许是感应到了他的不满和紧迫感,悬浮窗又闪烁了一下:
【检测到协管员拥有‘简易规则编码器(试用版)’权限。】
【可选方案:尝试编写‘定向规则过滤脚本’,屏蔽数据包自毁逻辑,并对其加密结构进行‘暴力拆解’(非解密)。】
【警告:此操作属于高阶应用,需要协管员对目标加密规则有一定理解。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数据包彻底损毁。】
【是否启用‘简易规则编码器’?[是]/ [否]】
得,又从解密员升级成暴力破解员了。刘晓乐看着那龟速的进度条,把心一横,选择了【是】。
一个更加抽象的界面弹了出来。没有代码行,没有语法提示,只有一片虚无的“意识画布”,以及几个最基本的概念按钮:【秩序】、【混沌】、【连接】、【阻断】、【强化】、【削弱】。
这与其说是编码器,不如说是一个给幼儿园小朋友玩的“规则积木”玩具!
刘晓乐看着这几个可怜的“积木”,又看了看摩根那个结构复杂的加密数据包(在系统辅助下,他能模糊感知到那数据包像是一个由无数精密锁扣构成的魔方),感觉一阵头大。
这怎么搞?用【秩序】积木去砸锁扣?还是用【混沌】积木去把它搅乱?
他尝试着,将一个【秩序】积木的意念拖向数据包。
嗡!数据包外围的一层加密壳闪烁了一下,似乎稳定了一点点,但核心依旧牢固。
他又尝试将一个【混沌】积木丢过去。
数据包剧烈晃动起来,自毁逻辑似乎有被触发的迹象,吓得他赶紧把【混沌】积木撤了回来。
不行,太粗暴了。
他冷静下来,仔细观察那个数据包的结构。在“规则观测辅助”的模糊视角下,他发现这个数据包的加密方式,似乎借鉴了“奥丁之眼”那些“神孽”武装的某些规则污染特性,带着一种扭曲、侵蚀的味道,但其核心逻辑链,却又是“创世资本”那种严谨、层层嵌套的风格。
这是摩根把两家对手的技术融合了?真是个“人才”啊!
刘晓乐心中一动。他不再试图去强行破解,而是换了个思路。
他拿起【秩序】积木,小心翼翼地,不是去撞击加密壳,而是沿着加密壳内部那些属于“创世资本”的、相对规整的逻辑路径,进行“加固”和“引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