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静云院笼罩在淡淡的晨雾中,暖阁里的地龙烧得正旺,却驱不散空气中残留的沉重。林薇薇刚将新熬好的姜枣茶倒进瓷杯,就听到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 轩辕昭来了,比昨日更早,朝服上还沾着清晨的霜气,眼底的红血丝比昨晚更明显,显然是一夜未眠。
“陛下。” 林薇薇屈膝行礼,目光落在他手中紧握的边关地形图上 —— 图纸边角被反复折叠,留下深深的折痕,可见他昨夜定是反复研究了许久。今日靠近他,那股沉重的情绪虽未像昨日那般引发心悸,却依旧像一层薄纱,轻轻裹在林薇薇心头,让她莫名地跟着揪紧了心。
轩辕昭点了点头,径直走到桌案前,将地形图铺开。他的手指在标注 “粮草营” 的位置上反复摩挲,声音比昨日更沙哑:“昨夜看了半宿地形图,还是没想通,敌军怎么会绕到粮草营后方……” 他的话语顿住,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又闭上了嘴 —— 以往无论多烦忧,他都不会在后宫嫔妃面前提及战事细节,一来觉得她们不懂军政,说了也无用;二来也习惯了独自承压,不愿将脆弱暴露给旁人。
林薇薇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心里突然想起现代时闺蜜常说的 “倾诉解压”—— 难过时不用硬扛,把心事说出来,哪怕对方帮不上忙,也能轻松些。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开口:“陛下,臣妾虽不懂军政,也不知道怎么帮您分析战事,但臣妾知道,心里有事憋着,会更难受。若是陛下不嫌弃,不妨跟臣妾说说边关的事 —— 臣妾虽帮不上忙,却能当个安安静静的听众,绝不外传半个字。”
这番话打破了后宫一贯的 “安慰套路”—— 没有说 “陛下龙体为重,别太操劳”,没有说 “陛下英明,定会想出办法”,只是简单地提出 “当个听众”,却恰好戳中了轩辕昭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他猛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惊讶,随即又泛起复杂的涟漪,林薇薇清晰听到他的心声:“她竟不劝朕‘顾惜龙体’,也不拍马说些空话,倒比那些只会说场面话的朝臣实在多了…… 朕多久没跟人好好说过这些事了?连太后都只敢劝朕‘别难过’,却没人问过朕‘想不想说’。”
轩辕昭沉默了片刻,突然在椅上坐下,拿起桌上的姜枣茶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汤似乎给了他些许勇气。他指着地形图上的 “雁门关”,缓缓开口:“这次领兵的是张将军,他跟了朕十年,从无败绩。这次敌军来势汹汹,他本想死守雁门关,等援军到了再反击,可没料到…… 敌军竟绕开正面防线,偷袭了后方的粮草营。”
林薇薇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只是偶尔点头,示意自己在认真听。她知道,此刻的轩辕昭需要的不是 “建议”,而是 “被倾听”—— 被理解他对将领的信任,被理解他对失利的不甘,被理解他内心的矛盾。
“粮草被烧后,张将军曾派人送来急报,问朕要不要撤军。” 轩辕昭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几分痛苦,“朕若是让他撤军,雁门关就会失守,后面的城池都会暴露在敌军面前;可若是不让他撤军,将士们没有粮草,撑不了几日…… 朕犹豫了三个时辰,才下旨让他死守,同时让李将军带援军火速支援 —— 可还是晚了,等援军到的时候,已经…… 已经伤亡了三千将士。”
他的手指用力攥紧地形图,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林薇薇清晰地感受到他此刻的情绪 —— 那是对 “犹豫” 的自责,对 “晚了” 的遗憾,对 “将士伤亡” 的愧疚,这些情绪混杂在一起,比昨日的 “沉重” 更显脆弱。
林薇薇没有说 “陛下没错”,只是轻声说:“陛下当时一定很难受吧?一边是城池百姓,一边是将士性命,怎么选都难。换了旁人,未必有陛下这般果断 —— 至少您没有放弃雁门关,也没有放弃张将军和将士们,您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这番话没有回避 “难选” 的现实,却肯定了他的 “努力”,比空洞的 “陛下没错” 更显真诚。轩辕昭看着林薇薇坦诚的眼神,突然觉得心里的重压消散了些许 —— 他第一次在旁人面前说起战事的细节,说起自己的犹豫与遗憾,没有被指责,没有被敷衍,反而被理解,被认可。
“其实…… 朕昨晚梦见张将军了。” 轩辕昭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这是林薇薇第一次看到他如此失态,“他问朕,是不是觉得他没用,连粮草营都守不住…… 朕想告诉他,不是的,是朕的错,是朕没考虑周全,可怎么也说不出口。”
“张将军不会怪您的。” 林薇薇轻声说道,语气里满是坚定,“他是跟着陛下十年的老将,定知道您的难处,定知道您从未放弃过他们。那些战死的将士也不会怪您,他们为国征战,是为了守护身后的百姓,他们知道您一直在为他们努力 —— 您不必把所有责任都扛在自己肩上,您已经做得很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