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陈岸便已坐在省公安厅物证中心的长椅上,膝盖上搁着一个牛皮纸袋。
里面装着那两份沾血的合同,还有马明远那支金笔的照片。他一言不发,也没看时间,只是低头蹭了蹭鞋底,在地砖上留下一道湿漉漉的泥印。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法医走出来,白大褂的袖子卷到手肘,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报告。
他看了陈岸一眼,点点头,转身又进了屋子。不到五分钟,他又出来了,将报告递了过来:“结果出来了。”
陈岸接过报告,并未急着翻开。他知道这份纸有多重——赵有德死的那天,全村人都说是自杀,连遗书都写好了。可如今,终于有人要为这摊血讨个说法了。
“血迹是赵有德的。”法医靠在墙边,声音低沉,“DNA比对结果99%匹配。我们调取了他生前体检的样本,做了三次验证,结果一致。”
陈岸点点头,翻开第一页。鉴定结论写得清清楚楚:血液成分与赵有德的基因序列高度一致。
“但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地方。”法医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显微成像图,“我们在那支金笔的笔尖划痕里,发现了微量的血红蛋白结晶。碳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残留物沉积的时间,至少比赵有德宣布死亡早了六个小时。”
陈岸盯着那张图。放大后的金属表面有一道细小的刮痕,像是写字时用力过猛留下的。而在凹槽深处,泛着一点淡淡的褐红色。
“意思是...”他低声问,“他在死之前,就已经流过血?”
“不止。”法医说,“而且是接触性出血。只有笔尖刺进皮肤,才会留下这种痕迹。换句话说,有人用这支笔,跟他动过手。”
陈岸沉默了几秒。赵有德是服毒身亡的,现场照片里他还穿着整齐的中山服,领口扣得一丝不苟。谁会想到,这个一辈子讲究规矩的人,临死前竟被人拿金笔划破了皮?
更巧的是,这支笔的主人,正是陈天豪。
“我能拿一份副本吗?”陈岸问。
“可以。”法医把三份正式文书装进密封袋,每份都盖上了骑缝章,“一份交给县局备案,一份送纪检组,一份给你。流程正规,谁也挑不出错。”
陈岸接过,说了声谢谢。出门后,他把牛皮纸袋放进自行车前筐,绑好绳子,蹬车就走。
县城还未完全苏醒。供销社的卷帘门哗啦啦地往上拉,早点摊刚支起锅,油条在热油里噼啪作响。他先去了县委大院门口的公告栏,撕下几张旧通知,贴上了鉴定报告的复印件。
他用粉笔圈出两行字:“DNA匹配99%”“金笔划痕含同期血迹”。
旁边扫地的老大爷凑过来看了一眼,嘀咕道:“这不是村支书的血吗?怎么跟港商扯上关系了?”
“你看见了,就是证据。”陈岸说完,骑车走了。
第二站是水产公司门口。那里人多,渔民交接渔获、排队领钱,消息传得最快。他把报告贴在打卡机旁的墙上,立刻就有人围上来。
“哎哟,这不是赵书记的血吗?怎么验出来的?”
“听说省里的技术厉害,一根头发都能查出是谁的。”
“那金笔...不是陈老板天天转的那个?”
议论声嗡嗡响起。陈岸没解释,只站在一旁,看着人们指指点点。他知道,有些话不用他说,自然会有人替他说。
中午前,他跑遍了县城八个主要公告点。下午骑车下乡,从东沙村到老盐场,每个村委会的公示栏都贴上了那份报告。有村干部想撕,被他当场撞见。
“这是司法文书,撕了就是毁证据。”他只说了这一句,那人手便缩了回去。
傍晚时分,洪叔开着一辆破三轮来到第七个村子。车斗里堆着几摞新印的传单,是他让县报临时加印的摘要版。
“我带记者跑了六个村。”洪叔跳下车,擦了把汗,“镜头都拍了,有个老头指着公告说:‘这血,洗得清吗?’”
陈岸接过一瓶水,拧开喝了一口。夕阳斜照在公告栏上,纸面反着光,那两个被圈出的数据格外刺眼。
“你不打算藏着掖着了?”洪叔问。
“藏不住的事,不如摊开。”陈岸把空瓶扔进桶里,“他们以为栽赃就能糊弄过去,可科学不会撒谎。”
“但你也别太狠。”洪叔叹了口气,“有些人还在观望,万一上面压下来,你这算越级曝光。”
“程序合法。”陈岸拍拍口袋里的密封文件,“每一步都有据可依。我只是让老百姓知道,什么叫证据。”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脚步声。几个穿蓝制服的人朝公告栏走来,手里拿着相机。
“县纪检的。”洪叔眯眼看了一下,“看来是来取证了。”
陈岸没动,静静看着他们拍照、记录、抄录内容。其中一人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件事已经出村了。
天黑了,他骑车驶向最后一个渔村。后座绑着剩下的十几份复印件,车灯坏了,只能借着月光赶路。土路坑坑洼洼,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