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城外哪座山?” 王贲站起身,抓起一块陶范凑到鼻尖闻了闻,那股土腥味很熟悉 —— 三年前他随父亲王翦去骊山视察陵寝工程,封土堆就是这个味道。他用指甲刮下一点土,在指间搓了搓,土粒里竟混着细小的朱砂颗粒。“你再敢胡说,我现在就砍了你的手!”
李老板的脸 “唰” 地白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王贲将陶范狠狠摔在地上,陶范碎成几块,露出里面掺着的石灰渣:“这是骊山陵的封土!骊山封土掺了朱砂、石灰和旬阳的水银,天下只有这一处有这种土!你从哪弄来的?”
这话一出,连赵佗都吃了一惊 —— 骊山陵是皇陵禁地,别说封土,就是周边的草木都不许动,楚谍怎么能拿到这么多封土做钱范?
李老板终于撑不住了,瘫坐在地上哭喊道:“是陈先生给的!他每次来都带十块范土,用麻布包着,说这土‘炼出来的钱结实’!我真不知道是骊山的土啊将军!”
王贲立刻让人把陶范碎块送到随军仵作那里。仵作是从前专门勘验陵寝土壤的老吏,取了点土放在银盘里,又滴了几滴醋,土粒立刻泛起银白色的光泽。“将军,错不了,这是骊山封土。” 老吏指着银盘,“里面含着水银,虽然量少,但和地宫封土的汞异常是一个路数。而且这土是夯过的,只有陵寝的封土才会用‘九层夯土法’,寻常山上的土没这么紧实。”
赵佗倒吸一口凉气:“难道咸阳有内鬼?不然谁能从骊山偷出封土?”
王贲没接话,又拿起一枚假钱,塞进炭火炉里。片刻后用火钳夹出来,假钱表面的铜皮已经烧红,冷却后竟泛出一层银白色的光泽,像是镀了层东西。“把随军铜匠叫来。” 他吩咐道。
铜匠很快赶来,架起小熔炉将假钱熔了。铜水沸腾时,炉底渐渐沉下些黑色的金属块,冷却后敲开一看,里面竟有细密的纹路。“将军,这铜料里掺了陨铁!” 铜匠举起金属块,“您看这晶格,比寻常铁粗多了,还含镍,是天外陨铁没错。而且这陨铁带着咸腥味,定是东海来的 —— 东海的陨铁泡过海水,盐分渗进去了,和别处的不一样。”
“东海陨铁?” 王贲的瞳孔猛地一缩。他想起上月在巢湖打捞沉船时,从鱼腹里发现的徐福血书,上面的地图标注着东海的 “三神山”,还画着陨铁的图样。王家在东海有处田庄,去年曾上报说海边冲上来块 “黑铁”,当时以为是普通矿石,现在想来怕是陨铁。
“李老板,” 王贲走到李老板面前,语气冰冷,“陈先生的铜料怎么运进来的?用船还是马车?”
李老板吓得浑身发抖:“用船!每月初二晚上,他让船工从西门码头把铜料卸下来,装在密封的木箱里,说是‘海边收的老铜器’。我们只负责熔炼,别的啥也不知道!”
王贲让人把李老板押下去关牢里,转身对赵佗道:“你看出来没有?楚谍用骊山封土做钱范,用东海陨铁做铜料,根本不是为了省钱 —— 他们是在炫耀实力。” 他指着假钱上的 “半斗” 二字,“既要搅乱粮价,又要告诉楚地百姓,他们能拿到咸阳的皇陵封土,能联系到东海的徐福,让百姓觉得他们有‘天助’,好跟着造反。”
赵佗点头:“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立刻派人去咸阳查内鬼,再去东海追徐福的踪迹?”
“不行。” 王贲摇头,“内鬼在骊山任职,没确凿证据抓不到;徐福在东海的据点也不知道在哪,盲目追查只会打草惊蛇。” 他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在丹水入江口,“先顺着陈先生的线索查,他每月初三送范土,明天就是初三,肯定会来。等抓住他,顺藤摸瓜找内鬼和徐福的人。”
正说着,亲卫来报:“将军,城里的粮铺又收到假钱了!这次有商户说,用假钱买粮的人往西门码头去了。”
王贲眼神一厉:“好!赵佗,你带人设伏码头,记住,留活口!”
【四: 谍线牵踪】
第二天一早,王贲让人把查获的假钱和陶范全运到城外的空地上,堆成个小山。周围围满了百姓,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个老妇人挤在前头,手里攥着枚假钱哭道:“我儿子用三吊钱买粮,全是这假的!粮铺掌柜不依,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旁边的粮商也叹气:“这三天收了两百多枚假钱,再这样下去,我这铺子也开不下去了!”
王贲站在高台上,身旁的士兵点燃了火把。“诸位乡亲听着!” 他的声音洪亮,盖过了人群的嘈杂,“这些假钱是楚谍私铸的,故意刻成‘半斗’挑唆民心!大秦律法规定,盗铸钱者死,知情不报者没为官奴!” 他顿了顿,指着身后的粮仓,“官府已经调了五千石粮食过来,今天起在西市开仓放粮,只用官钱交易,有专人验钱!谁敢用假钱,立刻送官!”
人群立刻欢呼起来,老妇人抹着眼泪道:“多谢将军!这下我们有粮吃了!” 王贲示意士兵点火,火把扔在钱堆上,立刻燃起熊熊大火。假钱熔化的铜水顺着地面流淌,泛着诡异的青绿色,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铜腥味,那股味道混着烟柱升上天,久久不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