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人将兵俑的漆书拓印下来,又让人仔细检查沉船的每一个角落。在沉船的底舱,士兵们发现了一个密室,密室里藏着一卷竹简,竹简上记载着这艘战船的来历:这艘战船是秦昭襄王时期制造的,隶属于左庶长军,在公元前 225 年与项燕的军队作战时被缴获,项燕的谋士将兵俑改造,刻上族徽和预言,然后将船沉在濡须水,计划在秦统一六国后,将船打捞出来,煽动楚地百姓反秦。
竹简的末尾,还写着一个名字:范增。
“范增?” 王贲皱紧眉头。他听说过这个名字,范增是项燕的谋士,足智多谋,秦破楚后就不知所踪,没想到竟然是他策划了这件事。
“将军,范增肯定还在楚地,说不定就在濡须水附近。” 赵佗说道,“我们只要找到范增,就能找到楚谍的核心据点。”
王贲点点头,将竹简收好:“赵佗,你立刻派人去下相调查项羽的动向,看看他和范增有没有联系。另外,派人在濡须水沿岸搜查,寻找范增的踪迹。我会将这里的情况写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到洞庭湖,禀报父亲。”
【四: 项氏余踪】
夜色渐深,濡须水岸边的营地灯火通明。秦军士兵们轮流值守,看管着沉船和兵俑,防止楚谍偷袭。王贲坐在临时搭建的军帐里,将拓印的漆书和竹简摊在案上,仔细研究着。
范增将兵俑沉在濡须水,显然是为了等待时机。现在巢湖的蛊鱼被清除,秦军加强了对水路的巡查,楚谍们便想利用这些预言,再次制造混乱,为刘邦和韩信的叛乱做准备。
“将军,负责巡查的士兵回来了!” 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
王贲抬起头,只见两个士兵押着一个中年男子走进帐内。中年男子身着粗布衣衫,脸上满是风霜,手里拿着一个药箱,像是个游医。
“将军,我们在濡须水西岸的破庙里发现了他,他形迹可疑,还带着这个。” 士兵递过一个陶罐,陶罐里装着黑色的液体,正是楚巫炼制蛊鱼时用的巫蛊油。
中年男子立刻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将军饶命!我只是个游医,这罐油是一个楚巫让我送到破庙里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楚巫是谁?他让你送油去破庙做什么?” 王贲问道。
中年男子颤抖着回答:“那楚巫自称‘范先生’的手下,说让我把油送到破庙,会有人来取。我也不知道‘范先生’是谁,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才答应帮他送的。”
“范先生?” 王贲心中一动,“是不是叫范增?”
中年男子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对!那楚巫好像提到过‘范增先生’!”
王贲立刻下令:“赵佗,带五十人,跟着他去破庙,把取油的楚巫抓来!”
赵佗领命,带着士兵和中年男子朝着破庙出发。王贲则继续研究竹简,他发现竹简上还记载了一个地点:濡须水南岸的一座山,名叫 “楚望山”,山上有一个山洞,是范增的秘密据点。
约莫一个时辰后,赵佗回来了,还押着一个身着巫衣的男子。“将军,我们在破庙抓住了他,他承认是范增的手下,还招供说范增就在楚望山的山洞里,那里还有十几个楚谍,藏着不少巫蛊工具和兵器。”
王贲立刻起身:“全军集结,去楚望山!”
秦军的队伍趁着夜色,朝着楚望山进发。楚望山不高,山上长满了松树,山洞在山的半山腰,洞口被藤蔓掩盖着,十分隐蔽。秦军士兵们悄悄包围了山洞,赵佗带着几个士兵剪断藤蔓,冲进山洞。
山洞里一片漆黑,弥漫着草药味和霉味。士兵们点燃火折子,照亮了山洞 —— 洞里果然有十几个楚谍,他们正围着一堆篝火,制作巫蛊工具,旁边还放着不少青铜兵器,兵器上都刻着项氏族徽。
“不许动!” 赵佗大喝一声。楚谍们猝不及防,想要反抗,却被秦军士兵们制服。可山洞里并没有范增的身影,只有一张楚地的地图,地图上用红笔标注了几个地点,除了楚望山,还有下相、鄱阳等地,每个地点旁边都画着一个 “兵俑” 的符号。
“范增呢?” 王贲问道。
一个楚谍颤声道:“范先生…… 范先生半个时辰前就走了,他说秦军肯定会来,让我们在这里等着,吸引你们的注意力,他去下相找项少将军了。”
“项少将军?就是项羽?” 王贲问道。
楚谍点头:“是…… 范先生说,要带着项少将军,用那些兵俑和预言,号召楚地百姓反秦。”
王贲脸色一沉。范增去下相找项羽了,要是让他们汇合,楚地的叛乱就会更加难以控制。“赵佗,你带一百人,立刻去下相追捕范增,一定要在他找到项羽之前抓住他!”
“是!” 赵佗领命,带着士兵们朝着下相方向出发。
王贲则带着剩下的士兵,清理山洞里的巫蛊工具和兵器。他看着那些刻着项氏族徽的兵器,又想起兵俑内壁的 “亡秦者武” 漆书,心中充满了警惕。项羽虽然年幼,但在楚地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要是被范增利用,很可能会成为楚谍反秦的旗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