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圈年轮,有什么古怪?" 陈苍凑过来,他是行伍出身,对这些草木之事一窍不通。旁边的李离也挠了挠头,他虽懂造船,却从没留意过年轮的门道。
李墨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向其他船板,逐一查看。半个时辰后,他抱着三块船板回到众人面前,脸色凝重得像结了冰:"这艘船的船板都取自同一片林子里的圆柏,树龄都是三十九岁。最关键的是,所有船板的第三十八圈年轮都格外宽大,说明那一年雨水充沛,气候异常,树木生长速度远超往常。"
王贲心中一动,他想起陛下曾让钦天监整理过天下的农时档案:"你是说,这圈年轮能对应到具体年份?"
"正是。" 李墨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卷绢帛,那是他随身携带的农时记录抄本,"我曾在御史府见过各地上报的《岁计》,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21 年)汾水流域暴雨连绵,从三月到八月足足下了一百二十天雨,草木生长格外旺盛,与这圈宽年轮恰好对应。树木每年长一圈年轮,倒推回去,这棵树是在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 259 年)栽种的。"
昭王四十八年 —— 这五个字像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王贲的呼吸骤然停滞。他清楚地记得,陛下嬴政正是在昭王四十八年的正月出生于邯郸,那是秦赵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陛下的父亲子楚还在赵国为质。
陈苍也反应过来,惊得后退半步,差点踢到身后的木桩:"难道这船板是特意挑选的,年轮刚好暗合陛下生辰?可这树是三十九年前进的苗,造船的人怎么知道后来会有陛下出生?"
李墨抚摸着船板上的年轮,指腹划过那圈异常的纹路,缓缓道:"圆柏在先秦被视为 ' 社树 ',象征天命与社稷,《礼记》中就有 '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 的记载。这船用三十九岁的圆柏打造,第三十八圈年轮(对应陛下出生那年)异常宽大,绝非巧合。"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造这艘船的人,要么是在借年轮暗示 ' 天命在秦 '—— 陛下出生那年草木丰茂,是祥瑞之兆;要么......"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 以树龄隐喻陛下的寿数。三十九岁的树,暗合三十九岁的寿数?王贲的手指按在剑柄上,指节发白,指腹下的剑穗都被攥得变了形。赵高掌控的匠作监,偷运改良秦弩藏于暗合帝王生辰的古船中,这绝非简单的贪赃枉法,而是图谋不轨,甚至可能涉及谋逆。
若这些兵器落入燕赵残部或昌平君旧部手中,不仅会威胁秦军防线,更可能被用来制造 "天命转移" 的假象 —— 比如在陛下三十九岁那年起事,宣称 "天命已尽",动摇天下民心。王贲越想越心惊,后背的冷汗把内衬都浸湿了。
"再查!给我往死里查!" 王贲厉声下令,声音在寂静的河滩上回荡,"船板的取材地、造船的工匠、赵成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哪怕是送过一封信、见过一个人,都要查清楚!李离,你立刻带人去附近的柏树林排查,看看有没有三十九年树龄的圆柏被砍伐的痕迹!"
李离领命正要动身,突然指着船底的一个凹槽惊呼:"将军,这里有个印记!" 众人循声看去,船底靠近龙骨的位置有个模糊的符号,是用利器刻上去的,虽然被泥沙磨损了大半,仍能看出是两道交叉的弧线,中间嵌着一个小圆点。
"这是昌平君旧部的合符纹!" 陈苍怒喝,他曾在清剿昌平君余党时见过这个符号,"昌平君在淮南反叛时,他的部下都用这个符号联络!果然有关联!赵高的人勾结昌平君旧部,用暗合陛下生辰的船藏匿兵器,他们是想里应外合,颠覆大秦!"
李墨却摇了摇头,眉头拧成了疙瘩:"事情或许更复杂。这船是春秋古船,至少有三百年历史,而合符纹的刻痕很新,边缘还没有氧化发黑,说明是半年内刻上去的。这说明昌平君旧部是后来发现了这艘船,与赵成的人达成了协议,而不是一开始就参与了造船。"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赵成背后的赵高,野心绝不止于勾结叛党。中车府掌管陛下的车马仪仗,赵高若想做什么,可比昌平君方便得多。"
王贲望着月光下的古船,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顺着四肢百骸蔓延全身。咸阳的赵高,边境的匈奴,潜伏的叛党,还有这藏着天命隐喻的沉船,仿佛无数双眼睛正躲在暗处,死死盯着即将统一的大秦,伺机而动。他突然明白,这场危机比霍太山的匈奴骑兵更可怕 —— 骑兵在明处,而阴谋在暗处。
【四:雾起汾水杀机近】
天刚蒙蒙亮,汾水两岸突然起了大雾。乳白色的雾气像煮开的牛奶,从水面蒸腾而起,迅速漫过河岸,遮天蔽日,能见度不足丈余,连岸边的芦苇都变得模糊不清,只能看到隐约的轮廓。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水汽,吸进肺里凉丝丝的,带着泥土的腥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