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王贲回头喊道,声音带着一丝异样。
王翦也已走近,目光落在那青铜匣上,瞳孔微微一缩。这绝不是寻常之物。频阳地处关中,并非古战场或王陵所在,怎会在地里埋着如此规整的青铜匣?他蹲下身,手指拂过冰凉的青铜表面,触手处除了滑腻的绿锈,还有一种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凹凸感。
“撬开它。”王翦沉声道,心中那股因自污带来的烦闷被一种莫名的警惕取代。
【2】
王贲立刻命人取来工具。几个亲兵上前,用铁钎小心地插入匣盖缝隙。随着“嘎吱”一声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沉重的青铜匣盖被缓缓撬开。
一股陈腐、带着泥土腥气和淡淡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匣内,并非预料中的金银珠宝,而是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卷卷竹简!竹简保存得相当完好,色泽暗黄,以皮绳编缀,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光。而在竹简之上,还压着一个圆形的、约莫脸盆大小的物件,同样覆盖着厚厚的绿锈,隐约可见其边缘有刻度般的凸起。
“竹简?还有…一个盘子?”王贲疑惑地探头看去。
王翦没有答话,他伸手,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卷竹简。入手沉重,竹片宽厚,显然用料考究。他拂去表面的浮土,展开。上面的文字,却让他眉头瞬间紧锁!
那不是秦篆!也不是他熟悉的六国文字中的任何一种!那些文字结构极其古怪,笔画扭曲盘绕,如同蝌蚪,又似鸟虫,密密麻麻排列,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诡秘气息!更诡异的是,这些文字并非刻写,也非墨书,而是用一种暗红色的、仿佛凝固血液般的颜料书写而成,在昏暗的光线下,隐隐透着一种不祥的暗芒。
“这是…什么文字?”王贲也凑过来看,同样一脸茫然。
王翦的目光扫过匣内其他竹简,卷卷皆是如此。他放下竹简,又拿起那个圆盘状的东西。入手冰凉沉重,同样是青铜所铸。他拂去表面的绿锈,露出其真容——竟是一个极其精密的星盘!盘面分为数层,中心嵌着一块打磨光滑的黑色玉石,外圈则布满了细密的刻度、星宿符号以及一些同样用那种诡异暗红颜料书写的、他完全无法辨识的符文。星盘边缘,还有几个可以转动的青铜指针。
“阴阳文…”王翦盯着竹简上那些扭曲的文字,低声自语。他曾听一些方士提起过,上古有秘传的“阴阳文”,非道行高深者不能识,多用于记载秘术、预言或禁忌知识。而眼前这个星盘,更是透着浓重的巫卜气息!
“父亲,此物…不祥啊!”王贲看着那暗红的文字和诡异的星盘,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不如…不如就地掩埋?或是…上交朝廷?”
“掩埋?上交?”王翦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咸阳城里那些人,正愁找不到我王翦的把柄。私藏前朝秘卷?私匿巫卜星盘?这罪名扣下来,比我索要千亩良田可要命得多!”他目光扫过远处那些依旧停驻的马车,眼神锐利如鹰。“抬回去!小心些,别让人看见!”
几个亲兵立刻上前,用布帛将青铜匣小心包裹好,抬起就走。王贲看着父亲沉凝的脸色,欲言又止。
回到王家在频阳新建的、尚显空旷的府邸,王翦屏退左右,只留下王贲。书房内,青铜匣被置于案几之上。王翦屏息凝神,再次拿起一卷竹简,对着烛光仔细端详那些扭曲的“阴阳文”。他戎马半生,通晓六国文字,甚至对匈奴、百越的一些符号也有所了解,但眼前这种文字,却如同天书。
“父亲,这文字…怕是只有那些方外术士才懂。”王贲低声道。
王翦沉默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去,把后院的‘哑叔’请来。”
“哑叔?”王贲一愣。哑叔是府里一个又聋又哑的老仆,是王翦早年征战时从战场上救下的,来历不明,平日只负责清扫后院,沉默寡言,几乎被人遗忘。
“快去!”王翦不容置疑。
不多时,一个身形佝偻、头发花白、面容木讷的老者被带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眼神浑浊,对王翦的示意毫无反应,确实又聋又哑。
王翦却站起身,走到哑叔面前,没有说话,而是伸出双手,以一种极其古怪、充满韵律感的方式,快速变换了几个手势。那手势时而如鸟啄,时而如蛇行,时而如星斗排列。
一直木讷的哑叔,浑浊的眼睛在看到王翦手势的瞬间,猛地爆发出两道精光!他佝偻的腰背似乎也挺直了几分,同样伸出枯瘦的双手,以同样复杂而迅捷的手势回应起来!两人之间,无声的交流在烛光下快速进行。
王贲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父亲使用这种手语,更没想到这个看似痴傻的老仆,竟有如此反应!
片刻后,手势停止。哑叔眼中的精光褪去,重新变得浑浊呆滞。他缓缓走到案几前,拿起那卷竹简,枯瘦的手指抚过那些暗红的“阴阳文”,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接着,他又拿起那个青铜星盘,手指在盘面的符文和刻度上缓缓摩挲,眼神专注得可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