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修陵刑徒,也配言兵?” 蒙骜那充满威严与不屑的声音,犹如闷雷一般,仿佛是从深深的、不见天日的夯土层里缓缓渗出来,携带着令人难以抗拒的无尽压迫感。这声音仿佛具有实质的重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位身经百战、历经无数战火洗礼的老将,他那布满厚茧子的脚掌,好似千斤巨石,无情地碾过沙盘。原本清晰规整、脉络分明的丹水河道,在这沉重的践踏之下,瞬间化作一摊浑浊不堪、毫无形状的烂泥。
王翦死死地盯着那只沾满邯郸红土的军履,目光中燃烧着复杂的情绪。喉头不由自主地泛起一股浓烈的铁腥味道——三年前,就是这双仿佛坚不可摧、战无不胜的脚,以雷霆万钧之势踏破赵军那固若金汤、号称坚不可摧的壁垒。
那是一场何等辉煌的胜利,战功赫赫,足以彪炳史册。可如今,这双脚却毫不留情地把这象征着长平古战场的沙盘踩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仿佛在肆意践踏曾经的荣耀与尊严。
蒙骜,这位在秦国威名远扬、如雷贯耳的老将,其战功赫赫,威名传遍四方,令敌人闻风丧胆,让友军心生敬仰。王翦曾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日夜中,听闻他的传奇事迹和赫赫威名。
那些关于蒙骜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指挥若定的故事,在王翦的心中种下了敬仰与向往的种子。他曾无数次幻想有朝一日能与这位英雄般的人物并肩作战,或是在其麾下效命,一展自己的抱负。
然而如今,命运却以这样一种令人意想不到且无比屈辱的方式安排了他们的相见。而且自己是以最为卑微、低贱的刑徒身份出现在蒙骜面前,这巨大的落差,犹如一把锋利的剑,刺痛着王翦的心。
“将军!” 少年李信那充满担忧和急切的惊呼,宛如一把利剑,瞬间刺破了这凝滞得令人窒息的空气。李信,这个王翦在这暗无天日、充满苦难的刑徒营里相识相知的少年,虽然年纪轻轻,却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
他那明亮的双眸中总是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身姿挺拔,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对兵法充满了热爱和渴望,那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痴迷。他常常跟在王翦身后,如饥似渴地学习兵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
蒙骜的锋利剑锋在王翦咽喉半寸之处戛然而止,凝滞不动,而老将的目光却依旧死死地钉在被他踏碎的韩王山隘口。半块沾满泥浆的青铜兵符从满是沙土的地面中露出狰狞一角,上面残存的 “白” 字在渐渐降临的暮色中泛着令人心悸的幽光。
整个刑徒营的乌鸦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驱使,突然齐齐振翅高飞,那密密麻麻的黑羽如同一团乌云迅速掠过蒙骜骤然收缩的瞳孔。
王翦的膝盖深深地陷进混着血水的烂泥之中,每一寸肌肤都被冰冷的泥水包裹,然而他却清晰无比地听见自己胸腔中传来犹如战鼓般震耳欲聋的轰鸣——那分明是武安君白起的调兵符节,这本该随着四十万赵军的累累尸骨永葬长平谷底,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白起,那个令六国上下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的战神,他的兵符怎会在此时此地出现?王翦的心中瞬间被疑惑填满,犹如一团乱麻,可他却丝毫不敢将内心的疑惑表露半分。
【3】
蒙骜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至极,其中有难以掩饰的惊讶,有高度的警惕,甚至还有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恐惧。他缓缓弯腰,动作略显僵硬地捡起那半块兵符,目光专注而又谨慎地仔细端详起来,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那个醒目的 “白” 字,仿佛想要从这简单的一个字中解读出背后隐藏的惊天秘密。
周围的刑徒们在这一刻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一个个大气不敢出一声,仿佛连呼吸的声音都可能触怒这位位高权重、脾气暴躁的老将。蒙骜将兵符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随后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环顾四周,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猜疑。
他挥了挥手,示意士兵将李信粗暴地拉开,又将那凌厉的目光投向依旧跪在地上的王翦,嘴角上扬,冷笑道:“小小刑徒,倒是有些手段。这兵符之事,本将自会彻查,你们休想耍什么花样!”
王翦偷偷抬起头,如同一只警觉的猎豹,用眼角的余光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蒙骜的一举一动和细微反应。他的目光谨慎而敏锐,不放过蒙骜任何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和肢体动作。而他的心中,则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精密无比的机器,在迅速地盘算着。
这兵符的意外出现,就如同黑暗中突然闪现的一丝曙光,或许是一个极为难得的转机,拥有着让他摆脱当下这悲惨命运的可能。他仿佛看到了自己重获自由,身披战甲,驰骋沙场的景象。然而,这曙光的背后,也极有可能隐藏着无尽的黑暗,是一场更为巨大的危机,随时可能将他卷入深不见底、更加凶险万分的旋涡之中,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