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份上,宝钗只能低头应“是”。
待王夫人一走,她却再也撑不住,回房掩门,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自父亲过世,哥哥闯祸,她早已习惯把委屈咽进肚子。可如今母亲病倒,嫂子有孕,偌大一个薛家竟真要靠她这个出了阁的女儿来撑,她再刚强,也不免心酸。
再见到哥哥时,她便忍不住说了重话,“哥哥本来没造化,承受了祖父这些家业,就该安安顿顿守着过日子。
旁人但凡养儿女,便是为着老来有靠,那些贫民百姓家的孝子,也要挣一碗饭养活母亲,哪里有将现成的家底闹光了,反害得老人家跟着担心的道理?
不是我说,哥哥这样行为,不是儿子,竟是个冤家对头。妈妈再不明白,白哭坏了身子,哥哥也不会改。”
这话说得薛姨妈心如刀绞,又无力反驳,只抱着女儿痛哭。
薛蟠躺在床上,听见妹妹这番话,也自羞愧。
宝钗也跟着掉泪,“妈妈若再纵他,我也没法了。
不如趁这回,把他身边那起不长进的帮闲统统打发,将内外账目并钥匙都交我收着,一应酒钱、月例,按日给发,再不许他多拿一文。
若再闹,便连这分例也停了,看他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薛姨妈此时已是六神无主,只得依女儿。
宝钗当即传齐家人,将薛蟠随身小厮、帮闲清了个干净,又把自己带来的两个老成嬷嬷留在哥哥院里监门,每日亥初落锁,钥匙交到自己上房。
众人见这位姑奶奶平日温和,此刻却眉眼冷峻,话锋如刀,哪敢多言?
当下诺诺连声,把账簿、钥匙、对牌一并捧上。
宝钗又命人把外头各铺子的掌柜传来,逐日核对账目,查出亏空,立即追问。不行的,当场换人。
几日工夫,薛府内外便传开,宝姑娘“出山”了,比薛大爷还厉害三分。
薛蟠初时跳脚,后来见妹妹真个一文不添,也只得蔫了下来。
薛璠媳妇见婆婆、小姑子还算正经人。心里静了下来,胎气也渐渐安稳。
薛姨妈却经这一吓,病势缠绵,宝钗便留在娘家,白日理账,夜里侍疾,竟比儿子还顶用。
薛太太醒来,见女儿灯下忙碌,心疼得直掉泪:“我的儿,你出了阁,还要为娘家操心,是娘没福气。”
宝钗却笑着劝她:“母亲安心养病,家里横竖有我呢。姨妈也派人送了药来,还说明日要拿荣府的帖帮您请太医来看诊。”
如此熬煎半月,薛姨妈才略好些,拉着女儿的手哭道:“若不是你,我这条老命早叫那孽障断送了!”
宝钗轻轻替母亲拭泪,温声道:“只盼哥哥这回吃了苦头,能长些记性。
若还不改,我便一辈子收着他的钥匙,叫他做不得主,也算对得起祖父了。”
一席话,说得薛姨妈又哭又笑,只能由着女儿去。
荣府那边,王夫人闻得宝钗如此能干,亦暗自点头,又使人给宝钗送了补身的药材去。
刚没了一个哥哥,她总是舍不得妹妹家再出事故的。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