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些要紧事都放下了。
贾故才想着贾玮的亲事。
说起来贾故几个儿子,就贾玮有点憨。
好在他一路受许家照拂。
不然贾故都不知道该给他找个什么样的媳妇了。
是的,贾故打算去问问许老将军。
结果贾故没想到,许老将军还有客人在。
那老头还是贾故的熟人。
这是他在做兴元府通判时的知府谷大人。
贾故还给他送过花草,和家里时兴水果的。
之后贾故调任洛川,等他兜兜转转回兴元府做知府的时候,他们前面已经隔了两任知府了。
许多年不见,没想到老上官如今兜兜转转,竟然上京来了。
贾故热情寒暄。
知道老上官如今告老在家,他也秉着有关系就要联系上的原则。
第二日,贾故一大早就出门去陪老上官和许老将军去外头喝酒了。
至于为啥在外头喝,因为许老将军如今放下外头权柄,在家也‘做不得主’了。
他亲闺女得了太医吩咐,天天盯着他喝酒吃药的事。
按说为了许老将军,贾故不该阳奉阴违的。
但是如今已经是许将军的许临看着父亲整日窝在家里一副透不过气的样子。
特意问了太医,得了父亲休养许久,能喝一些的特赦。
才托了岳父来,“父亲与咱们小辈说话不痛快,还得是岳父来,他心情才好些。”
贾故当然要做这个知心人啦。
他们三人约好的这个酒馆在城西,主要是卖吃食和住宿的,贾故之前没来过。
刚进来的时候,贾故还想着如果酒菜好吃,就带一份回去。
结果掌柜的一开口招呼人,贾故一听,这不是兴元府人嘛?
怪不得老上官约这呢。
吃食也很有兴元府特色。
老上官对许老将军身体也有数,他特意说,“咱们少喝点酒,吃点兴元府普通吃食。”
说着,就让掌柜的弄了罐罐茶、核桃馍、菜豆腐、热面皮。
老上官还对贾故说他离开这么多年,就想这一口。还说你离开这么久不也得想。
贾故就不一样了,他吃肉,想的是草堰酱肉、镇巴腊排炖笋、乌鸡汤、米粉肉、麻辣鸡、原公杂烩、褒河鲜鱼宴。
许老将军也说,“京里的辣吃了不得劲,咱们要的是麻辣鲜香,有味才够劲。”
贾故看他趁这会功夫已经喝了一杯酒了,便说他,“老哥,你是老了,味觉淡了。多吃点清淡的养生,别叫孩子们操心。”
许老将军不爱听贾故这话,哼了一声,“就你知道这个。”
老上官见他们两要吵起来,赶紧打圆场转移话题,“老夫前些年回乡守了母丧,复起后就在济南打转。也是好久没见以前的老相识了。”
贾故疑心他有事相求。却听他恭维起了贾故,“你家里人丁兴旺,日后有福。”
贾故谦虚了一句,“嗨,老虎一个能拦路,耗子一窝能喂猫。只要儿孙撑的住,一个和一窝都一样。”
只是话说着说着就说到老上官家那个老大难闺女身上了。
他呢,娶了两任老婆。
头一任,生了两儿子,病没了。
第二任,娶回来照顾孩子的,所以生育的晚,人十七岁嫁他二十好几一男的。
结果等他两个儿子长大搬到外院准备娶媳妇了。
老上官也四十岁了,才生了一个小女儿。
结果儿子养大娶了儿媳,倒霉第二任自己生的闺女没养大,也没享几天婆婆福,又病没了。
后头妻孝完,用老上官此时的话说,就是觉得自己也许是克妻,不想再娶了。
他心里也亏欠第二个媳妇和这个闺女,所以有些纵容。
因为两亲哥都不是同一个娘,再有他前几年做官,没顾上家里。
头一个媳妇娘家那个做舅舅的在两儿子跟前没少捣鼓。
后头他没了第二个媳妇之后,那头一个媳妇娘家做亲舅母的又在儿媳妇跟前捣鼓。
所以小女儿和两个儿媳妇关系也不好,家里没个亲近能教导她的女性长辈,性子便有些左。
许老将军不爱听这些儿女经。
有自觉自己的儿女皆嫁娶完了。
孙儿外孙都有了。
议论人家内宅姑娘不合适。
所以他就埋头吃菜喝酒。
但贾故爱说好话啊,他现在养成一个毛病,不是关系亲近能打趣的人。不管他说什么,自己都说好听话敷衍。
所以他给老上官说,“哪是姑娘性子左?那是内宅没个给她撑腰的,自己硬起来不吃亏,可惜没个贴心贴肺教导的,执拗了也没人宽解。”
说着,贾故酒意上头,就有点想起自己以前了。
自己当初亲爹没了。守完孝便带着妻儿远走他乡。
未尝不是因为年少时在荣国府不受重视,性子养的有些左了。又没人教他怎么从当时的荣国府给自己谋好处。
此时再听老上官叹气说,“她一个姑娘家家脾气还大。”
贾故便回他,“玫瑰都是带刺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