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月十日的时候。
薄暮方沉,檐角的铁马被西风撞出叮当碎响。
贾故才从衙门回来,朝服未褪,绯袍角上还沾着御道尘。他大步穿过垂花门,冷肃了一天的眉棱忽地一松。
小小的英姐儿正蹲在院心玩石子,听见脚步声,仰起苹果似的小脸,奶音高高扬起:“祖父!”
那尾音甜得发糯。
贾故脸上的褶子瞬间全绽开了,他弯腰伸臂,一把将英姐儿高高抱起。小人儿顺势搂住他脖颈,发间两颗绒球蹭在他胡须上,惹得他痒得直笑。
“嗳,祖父的大孙女!”他声音放得极软,抱着孩子坐到廊下条凳上,一手托着她后背,一手端起小几上的温蜜水,吹了吹,递到她唇边,“来,润润小喉咙。”
英姐儿就着他的手咕咚咕咚喝,水珠沿下巴滴到贾故朝服前襟,他也浑不在意,只用指腹给她抹了抹。
忽听帘栊一响,徐夫人扶着丫鬟的手笑吟吟跨出门槛,眉眼间藏不住喜色,“老爷,琛儿媳妇又有了!才传出来的喜脉。”
贾故愣了一瞬,旋即朗声大笑,声震屋瓦。
他把英姐儿往上颠了颠,胡茬蹭着她嫩脸:“好!好!再添丁进口,咱们家又要热闹啦!”
笑声里,暮色都暖了三分。
等第二日,贾故就写信给二儿媳钱氏父亲洛川知府报喜了。说他又要有外孙儿了。
洛川知府是贾故很早之前的好友了,他们一起共事过,当初兴元府同知有变动,提醒他可以活动关系了。
其他时候,也没少互相照拂。
如今虽隔远了,但亲近之心还是有的。
除此之外,贾故又顺便给镇西将军、赵巡抚写信诉苦说京城大,不易居,家里又讲排场,处处都要用银子。
毕竟对于贾故来说,镇西将军府和赵巡抚这两个亲家算是厉害的了。多写信亲近一下,表示自己没有因为在京城待久了,就飘了。
不过这孩子一多,院子就住不开了。
就外头那五进院子,日后也不够都住一起的。
因为之前大哥贾赦算计娶鸳鸯这一遭。贾故也掰着指头算,荣府分家他是难占到便宜了。
正愁着呢,结果第三日。
贾故披着家常石青夹衫,袖口褪到肘弯,手肘撑在案上,指节一下一下敲着账簿,眉心深锁。外头风掠过梧桐,“哗啦啦”像替他叹气。
门帘“啪”地一声被挑起。
贾琛带着外头的寒气跨进来,唇角却压不住笑。他先躬身给父亲请了安,才说,“老太太在外头给咱们买的五进院子儿子去看了。左右四邻也问了,右边有一家三进院子要往出卖。听说是前几年来科举的举子给买的。结果考了两届未得中,家里祖母又去了。这会心灰意冷,想着归乡守完孝重谋出路呢。所以想把宅子卖了。儿子顺脚进去转了一圈,屋舍方正,若能打通隔墙,正好连成一片,日后咱们一房住得也松快。”
贾故一听,便点头说好,“明儿你领你母亲、大哥大嫂,再叫老三和老五夫妻,都去瞧一眼。若众人都说好,咱就买!”
话音未落,贾璋倚在门框边,插问了一句,“嫂子和弟妹都去?那让黛玉妹妹也一起去?她眼光素来精巧。”
贾璋最近神出鬼没的,总是突然冒出来。
贾故心里吐槽这个儿子这时候转行去做暗探,也许能做一番事业出来。面上却因为他那点小儿女心思失笑说,“哎,我差点都忘了。你问问她,一起去瞧瞧呗!”
贾故说完,就去找徐夫人了,“从咱们自己攒的私房里给老二拿了五千两出来。”又转头和跟着过来的贾琛、贾璋兄弟说,“房子买了,也要重新布置,到时候你们一便弄了。”
第二日,贾故一家出门看宅子。
薛、邢、李家几位姑娘上门,住到贾家来。
又有史侯外任,湘云也被贾母留下来了。
湘云一到,还未行礼便先扑到贾母怀里,声音亮得能掀屋顶,“老祖宗!云儿可想死您啦!”
贾母被她撞得笑出泪,忙搂在怀里“心肝儿”地叫。又忙唤人带她住进大观园里。
一时之间,大观园里裙屐交错,笑语穿花,连檐下的鹦鹉都跟着学舌,“姑娘们来了!姑娘们来了!”
这时候贾玥寄给金兰社姐妹们的信也有了回音。
有好几个定亲的,环姐姐也出嫁了。
还有一个说,她夫君来京读书,要参加明年春闱,她在家侍奉公婆。并不能如往日一般,常与姐妹们读书作画玩乐了。
贾玥一时伤感姐妹离别,她转身一把抱住身旁的黛玉,把脸埋进那袭月白软缎的肩窝,声音闷闷地滚出来,“幸好,你是要嫁给我三哥的。”
黛玉被她撞得微微后仰,先是一愣,旋即抬手,轻轻拍了拍她因抽泣而起伏的背。
帘外秋阳正好,映得两人交叠的影子细细颤着,像一枝并蒂的芙蓉。
再到十一月初六时。
京里刚下过一场薄雪,荣府门前的拴马石还覆着一层玉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