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与王行那样说,但是贾故到底没有去问沈大人这么没头脑的话。
这样等到了九十月,省亲别院历经一年时间终于大致修好了。
贾珍带着清客与贾政说,“大老爷看过了,让政二叔去给园子提名。”
贾政就说,“本该由娘娘提名的。”
但娘娘不在,几人商议了一番,又说,“先起了名,待省亲之日再叫娘娘换。”
就这样,贾政让贾珍唤上他人一起游园。
当然,这个他人最重要的就是宝玉了。
因为贾故几个孩子一如既往的不在府里。
贾珩在翰林院,贾琛在国子监,还有贾璋、贾瑄他们,都有自己的差事。
唯有贾故,诗文不够,还得陪游一遭。
贾政领人先看正门。皆是细雕新鲜花样,不落富丽俗套。正好投了贾政这个‘读书人’喜欢。
再进门,迎面一翠嶂。
贾府养的清客最会捧人了,只说好山,引贾政来问山之趣。
再看山里有小径,贾政再说从此处走去玩。还要在山上镜面白石题名。
听贾故问题何名妙。清客就多说些俗的,好等宝玉显摆。
好在他们知道贾故不通这些,没有拉贾故出来给宝玉垫底拉踩。
要贾故说,说大俗即大雅,顺便捡一个名字来。但他们非得整一出,贾政和一群捧臭脚的在一起,就非得弄个夸宝玉的机会。
等他们再进了石洞。看有清流,有亭子。旁人说翼然,贾政还说不好,就要给亭子取一泻字。
一泻千里的泻!!!
我的个老天爷,这种明显的闻到味道的名字,竟然还有人夸说泻玉好。
还好贾政心里有数,叫宝玉也想一个来。
宝玉好歹是爱花爱草之人。
起的沁芳二字比他爹起的雅多了。
此时贾政还是笑着点头的。
等他们再走,看见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几间小小房舍。
怕是贾政因为刚才宝玉题名比他雅。他故意找茬。竟然说坐此处读书,不枉一生。边说还边看宝玉。
可惜他自红楼结束,也没在这读书。
还是最最有眼色的清客们转移话题。
但人家起啥名,贾政他都说俗。
贾珍眼看不对,就说叫宝玉起。
贾政又说,宝玉还没起,就要先议论人家好歹,可见是轻薄人。
他这话显然是忘了自己刚才人家说啥,他都说俗的时候!
还得刚才被他说俗的清客为宝玉打圆场,那议论也说的有道理。
他才叫宝玉说话。
宝玉也张嘴说其他不妥,还用上了板腐二字。
最后你当他说了个什么?
有凤来仪!
就这,同样是引前人经典。被说俗,说板腐的清客们还得给他臭脚,纷纷叫好。
以前看红楼其他人都说,红楼贾政清客养的不好。
但要贾故说,人家这供奉。拿的也不容易。
有人天天引经据典、换着花样奉承你,你就说爽不爽?
哦,贾珍贾琏也有辛苦之处。
园子都修完请他做最后的指示了,贾政才想起来问,几案桌椅、帐幔帘子、玩器古董给配齐了没。
被喊来的贾琏当然说配齐了。还从靴筒拿清单来给他看。
等他们再走到有稻田有杏花的地方,
要贾故说杏花村就是个好名字。
诶,那贾政偏说,犯雨村名讳。
我嘞个倒反天罡!
给皇家修的省亲园子起个名字还得避讳你个臣子?
最后还是宝玉,说了个杏帘在望。
捧臭脚的一如既往的夸。
偏宝玉又冷笑说了个稻香村。
清客还是老规矩,夸就完事了。
贾政等宝玉说完,才骂他是无知业障!说他卖弄!
但是,你猜,最后用的是谁提的名字?
最后咱们一行人进了屋,贾政又问起来。
捧臭脚的都捧累了,只推宝玉去答,还给他出主意。
偏宝玉这个傻子被专业糊弄人讨饭吃的清客夸两句,夸傻了。
不听好人言,还大言不惭说人家给他想的主意不及‘有凤来仪’多矣。
贾政听了又骂他无知的蠢物!说他终是不读书之过!
哎,这句话算说对了。
宝玉偏顶嘴,在给皇家修的园子里说起天然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人力所成。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但贾故就想问了,你说的天然农家没人侍弄,不就是野草土堆吗?
一个是老农自己弄的,一个咱们仿着老农家弄的。都是人力所成,哪里能用天然二字了?
好在宝玉未说完,贾政气得直喝他,“叉出去!”
谁知宝玉刚出去,贾政又说叫他回来!还说叫他题诗,若不通,一并打嘴!
父子二人相处叫人发笑又无语。
再有之后几处,贾政每每先问其他人,他人说了再挑出不好来,最后只听宝玉说。
虽贾政听完,口中说他胡说。却还是依他。
要贾故说,宝玉的毛病,就是贾政这样同老太太和王夫人一起纵的。
不叫他见识山高水低,只以为自己是对的。别说宝玉真有广大见识之才,红楼曹公都未曾以此闻名于华夏五千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